部编版语文二下《雷雨》教学研讨活动
5月7日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8:20—9:00 | 研讨课《雷雨》 | 李春香 |
10:20—10:50 | 研讨 | 周亚芬 |
请空课语文老师准时参加。 |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结合学校活动安排,以高效教学促进学校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二年级办公室的全体老师来到了湟里中心小学二年级2班,在这里聆听了李春香老师的《雷雨》一课。
“请同学们翻动书页,我们一起来下一场‘雷雨’。”公开课就在这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开始了。从初读课文梳理脉络,再到精读课文启发理解,结合着形式多样的随文识字.学习“垂”字时,首先启发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随后引导学生通过歌谣“先写大树是个千,再写小草放中间。一长一短两笔横,注意间距要等宽”迅速理解并掌握了该字的笔顺写法。课堂上,紧抓一个“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
每次听课后,老师们都围坐在一起,针对当堂课进行评课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从教学环节、多媒体运用、学生表现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经过反复讨论,多次调整,大胆实践,聚集体智慧圆满完成了本次研讨活动。
钱春霞:李⽼师在教学本课时,并没有像平时我们教学时常⽤的逐字逐段讲解,⽽是通过挑战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的兴趣,让学⽣在兴趣中学习,兴趣中朗读,兴趣中理解,极⼤的激发了学⽣的⾃信,这样的教学,对孩⼦的发展极有益的,值得我们学习。李⽼师在教学中读不是单纯的朗读,⽽是读有要求,让学⽣读时不盲⽬,学⽣抓重点词语、句⼦也⾮常准确,这不是⼀天练成的,说明她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很注重这⽅⾯的训练。
王彩霞:语⽂学习离不开⽣活实际,尤其是对知识储备不⾜的⼆年级学⽣,只有联系学⽣的⽣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效地提⾼课堂效率。教学“压”、“垂”等字时,李老师充分启发学⽣回忆并调动学⽣的⽣活经验,为学⽣提供语⾔训练的平台,同时李⽼师⿎励的微笑,激励的评价更是使学⽣畅所欲⾔,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不着痕迹中语⾔训练,扎实到位。
周亚芬:李⽼师重视对学⽣的写字教育,通过让学⽣从形和意的结合理解来记忆,还让学⽣通过观察来记忆、分析字形,通过书空来记忆笔画和笔顺,在指导学⽣在⽥字格中书写时要求学⽣姿势和笔顺正确。这样的训练,既让学⽣学会了写字,⼜能让学⽣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本次活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效率,调动了教师的研课热情,凝聚了教师的集体智慧。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将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语文教学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