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
发布日期:2012-03-27   点击次数:    作者:赵文娟  来源: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

  内容摘要:

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阅读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说:离开了朗读,语文课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在当前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情况非常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课上朗读的时间少;教师朗读指导不到位;学生能朗读得琅琅上口的少;学生朗读兴趣缺乏。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人联系教学实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落实“以读为本”的思想,从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程序入手,采用“读通→读熟→读懂→读好”的教学程序,探索读的策略,优化低年级阅读教学。
学习心得:
 
所谓“读懂”,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做到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孩子的思考;具有开放性,能引起孩子的思维兴趣;具有趣味性,有引起孩子对话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然而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如教学课外阅读《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根据课题,结合插图,可引导学生质疑: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这一问题就激发学生再读课文的二、三、四段,抓住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邓爷爷植树时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师在教学当中,还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的每一次提问都具有一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如教学 课外阅读 《四季》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四季的特点之后,教师可请小朋友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四季的图片,通过图片和自已对四季的了解,想想还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能否也用文中形式来说一说。学生一边结合图画联想,一边创造性地将所想到的内容以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粉红粉红的桃花开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得意地说:“我是夏天”;枫叶红红,他对游人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他张着大嘴说:“我是冬天”正因为这一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启发性、趣味性,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引导学生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激发出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