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发布日期:2018-01-15   点击次数:    作者:李春香  来源:原创

                              深度引领,加工新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何让学生对动态生成的新知进行梳理、加工,教师适时、适当、适度的引领是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感悟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也要有一双慧眼,做课堂麦田的守望者,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促进学生反思碰撞并不断生成智慧,让教育智慧成为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导火索。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时,笔者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抓住文中的三个没想到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找到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难过愧疚,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会难过?又为什么感到愧疚?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抓住文中语句细细体会。
当学生通过竟然一词体会到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时,笔者适时追问:母亲就在眼前,一看就知道大概多重,作者怎么会没想到呢?作者的难过与愧疚,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吗?学生纷纷体会:作者平时对母亲是不够关心的作者心里的母亲一直是那个曾经身强力壮的母亲,而今突然发现,母亲老了,还这么瘦!。此时笔者顺势指导学生重点品悟作者回忆小时候母亲翻山越岭时的句子,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母亲和作者的内心,感悟母亲的伟大与孝子的情怀。
这样,在学生遇到学习疑惑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学习拓展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在学生有了学习感悟时,教师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和谐互动,以便学生将所学新知进行灵活的梳理、加工。这是深度引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