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夸张的想象,丰富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在童话里收获着纯真,憧憬着幻想,升华着情感。因此,童话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们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孩子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契机,努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春笋》里,春笋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娃娃,这娃娃被春雷唤醒了!这娃娃多调皮啊!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冒出来。教学时,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想一想:你香喷喷地熟睡了一夜,母亲唤醒了你,你们是不是一跃而起啊;来到学校,你们伸伸手臂,踢踢腿脚,是不是特别有精神啊。你们一天天长高、长大,是不是也像春笋一样一节、一节地向上长呢。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着春笋娃娃向上生长的情景。他们就走进了那美好的童话世界,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二、凭借教材,感受乐趣。
语言有它本身的音韵的美,有它节奏的美和旋律的美。感受语言本身的美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儿童像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使词的美和这个词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世界的美,能够激起儿童对于表达人类语言的乐声的那些小图画——即字母的兴趣。”我们则是要激起儿童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怎样让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文字呢?对低年级学生而言,诵读是最有效的办法,而且我们低年级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可利用的资源。在教学《雨点》时,我先让学生找到四句话的相同点:“雨点落进( )里,在( )里( )”再找到四句话的不同点:雨点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接着让学生整体地读课文的四句话。从课文相同的句式、相同的用词和用词的变化中,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三、放飞想象,享受乐趣。
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大凡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儿童第一次接触它,总是感到新奇的;每一种情感的体验,总是感到新鲜的。在种种新鲜的情感体验中,儿童的心灵、精神世界得到满足,享受到阅读的无限乐趣。
《蘑菇该奖给谁》,在教学时,我并没有褒小白兔而贬小黑兔。我让孩子们体验两个小兔真实、自然的情感。两个小兔都没错,可妈妈为什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呢?在体验了它们真实的情感后,再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思考。由情悟理,把情感体验和认知结合起来,初步地明白一点道理。如果,在教学中,只给学生一个“要敢于跟高手比”的道理的结论,认为小白兔是好的,而小黑兔是不好的,那么,学生就不能体验到真实的情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好的童话好似阳光,照耀着每一条童年的路;好的童话似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童话阅读,把学生带进美妙的语文世界;创编童话,让学生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世界。让我们在童话阅读中拉开孩子教育教学的序幕,让童话阅读开启孩子的阅读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