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研究课教案
——寓言故事《鹬蚌相争》阅读指导课
一、研究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2、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说说阅读后的感受。
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展开想象表演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就鹬和蚌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介绍。
3.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请学生按提示说一说:
河蚌刚张开壳晒太阳,鹬( ),蚌( ),双方( ),结果( )。
(三)细读故事,理解寓意:
1.默读故事,思考:(1)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起来呢?(2)它们是怎么争斗的呢?
2.展示课件:鹬蚌相争时的对话内容的文字片
3.指导学生朗读
(1)问:鹬被蚌紧紧夹住了,如果你就是这只鹬,你会怎么想?
追问:你要是这只鹬,你会怎么生气地说?
(2)问:鹬这样生气,蚌害怕吗?它表现得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3)“毫不示弱”你怎么理解?
(4)你要是这只蚌,你会怎么毫不示弱地说?
(5)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
4.鹬和蚌谁也不肯放开谁,谁也不肯让着谁,双方互不相让,结果怎样呢?(被渔夫捉去了。)
5.请学生戴上鹬和蚌的头饰进行表演。
(四)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1.展示课件:鹬蚌相争的完整动画片。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全文,请学生思考: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3.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谈谈感受,拓展延伸:
1、同桌互相演一演“鹬蚌相争”的故事,谈谈体会。
2、课后用想象表演的方法去阅读和理解其他寓言故事。
三、课后反思: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表演课本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逐步理解寓意,懂得道理;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方法都掌握了,为他们自己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