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案例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发布日期:2012-06-19   点击次数:    作者:刘晔妍  来源: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有效策略
湟里中心小学 刘晔妍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还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民族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所以当今时代国内国外都很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然而,虽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完成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缺乏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阅读的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加之应试教育的枷索、成绩优秀论、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影响、可阅读材料的缺乏等等因素,让正在成长的孩子离真正的阅读越来越远。孩子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环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引导低年级学生积极地,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开展了《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联系本校学生实际,结合前人研究情况,进一步探索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同时又提倡课外阅读评价的多元性。立足课内,注目课外,依托智慧型课外阅读,点燃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充满智慧的探险。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潜移默化”这个词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在班级中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促进学生阅读动力。
1、建立班级图书角。
建立班级图书角,虽然这是个老办法,但我认为它同样适应新时期。“书非借不能读也”,我建议学生把自己的书带回学校,把书集中放在图书角,大家交换阅读。有的学生自己的书不读,可是对别人的书很感兴趣,总想借阅着来读。我安排了三名图书管理员,每天把借阅书的情况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我表扬谁借阅书最多,有了表扬,学生的借书翻阅的热情更高涨。
2、保证充分的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时间必须有保障。首先,我让学生在学校学会利用时间阅读,为学生创设共读书的条件。他们聚在一起读书,有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他们会更有兴趣读,有滋有味地阅读。课间十分钟我不主张他们看书,但是很多同学爱拿着谜语书或歇后语的书籍在互相考问,我也就不忍心反对他们课间十分钟围在图书角了。其实,我安排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在中午午休的时间,因为中午我班的学生都在班上午休,不赶回家。我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安排他们阅读课外书,当然有小干部管理。开始,我不强求学生读什么书,只要是自己感兴趣,自己愿意去读的都可以。这样一来,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他们很乐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并慢慢地产生了读的愿望。
(二)加强阅读指导,优化阅读技巧。
已被激发的兴趣要长久保持并最终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1、重视课外书籍的选择。
(1)课内拓展延伸、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育相结合,我注意做到以下两点:a.在课前推荐读物,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教课文《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一课,我特别推荐学生在课前阅读了《伊索寓言》,使他们对故事的寓意有了深刻的认识后,再在课内进行交流、介绍,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b.在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学之法以及应用到课外阅读中,“得法于课外”、“得益于课外”。如我教完《问银河》一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科普性书籍《太空游记》,及时拓展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学的更多的有关科技的知识。
(2)师生、家长相互间推荐好书。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先生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所以我还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天文地理等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同时,我还积极鼓励学生相互推荐好书,学生推荐的好书,往往更适合孩子们,其他同学听到推荐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书里的精彩片段,往往想看的欲望更大,情绪更高。还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向孩子推荐一些适合孩子成长的书籍。
2、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 
(1)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学习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介绍行之有效的课外读书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展示读书成果,分享阅读喜悦。
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因此,我还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阅读成果加以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活动(1)”名人故事”大赛,比谁了解的名人故事的多,并选择其中一个名人的故事参加比赛,班上设立4名评委。评出3位优秀选手。活动(2)每逢周二早读时间进行信息交流,评选最佳信息播报员。活动(3)定期举行知识问答,我会在班里针对一些要求精读的书,举行一次知识竞赛活动。所出的题目很简单,只要认真看过这些书,就能答上来。活动结束,表现优秀的同学,将被评为“读书小博士”。活动(4)诗歌创作大赛。全班分成8个小组,各组选一个组长,每个学生都创作一首诗或写一篇美文,小组为单位编一册小诗集,评出3组优秀组。
总之,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