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活动>>活动记录
六月研究课教案——《矛与盾》、《郑人置履》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2-06-20   点击次数:    作者:王东  来源: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读懂寓言。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3、了解寓言这一文体,掌握寓言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哪位同学还记得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又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矛与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誉之曰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字均可理解为物莫能陷也”“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  

  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7.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三、总结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郑人置履》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有一个郑国人买鞋。那他又是怎样买鞋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指读短文。(要读通句子)  

  本文讲什么事?(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和短文内容。  

  2.交流: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理解:郑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一双鞋有一个打算买鞋的郑国人均可。已得履已经拿到了鞋乃曰于是说的意思。及反等到返回来人曰有人说为什么  

  译成白话文。(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发现忘了拿尺码。他拿到了鞋说: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取尺码。等到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那个人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的办法。)  

  4.指导朗读。背诵短文。(读出买鞋人的可笑。)  

  四、总结  

郑国那个买鞋人和楚国卖矛和盾的人同样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  

   

教学反思:  

这两则语言的教学,我重点引领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这过程中进行适时适当的引领和点拨,让学生读准、读通。目的是让学生既学会会学。课堂上先放手让学生的自学,再让学生提出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我才进一步进行指点。具体体现在读准、读懂、悟理三个教学环节中,我都要问问学生:你认为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读时注意些什么?你觉得哪句话不好理解?从这则寓言想开去,你认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在自主学习前提下,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生生相互促进、提高。  

在“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里。”这个环节,怎么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本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成员交流时,能大胆表述个人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在学生举例时,有学生认为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应该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我的矛很锋利,除了不能穿破我的盾,其他都能穿破。”还有学生说:“那人不应该同时卖矛和盾。”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实质,而只是从逻辑上加以理解和分析。我及时抓住这两位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只有在当时及时抓住问题实质引导学生理解,整节课才会更完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