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研究课教案
——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阅读指导课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寓言,让学生明白寓意: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3、进一步巩固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
1、这篇寓言故事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读呢?
(3)第三自然段
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怎么还笑着读呢?
(4)第四自然段
A、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
(三)、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表演
1、学生分小组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
2、总结:阅读寓言故事的几种方法。
三、课后反思:
这则寓言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勾勒出了古代一个可笑的人物形象,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的:联系旧知导入--初读了解大意--品读感悟寓意--点明寓意拓展—创景复述表演。这堂课继续用表演的形式来指导孩子阅读寓言故事,理解寓意,他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对于他们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