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理论学习笔记(一)(刘娟萍)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现状不容乐观。课外阅读积累的薄弱使多数学生思想滞后。一些学校、教师、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十分清楚这是新课程标准当中的要求。怎样提高农村低年段孩子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让孩子喜欢阅读。1、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作为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使之有读的欲望,读的内容、读的方法,给予他们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心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刚入学的学生,对事物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如何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让孩子们迅速爱上课外阅读,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呢?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老师应当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导”要“激发”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更要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书的选择无从下手,而父母也可能不知道该选择怎样的读物才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放任孩子自己选,这样不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读物,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当学生对课文读物产生了兴趣后,如何保持孩子们长久的读书欲望及兴趣,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了让孩子更加的亲近阅读,我组织了多种活动,让孩子把所读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老师为孩子搭设展示才能的舞台,充分表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