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研究小结
十一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2-11-30   点击次数:    作者:许晓秋  来源:

 

                                     十一月份研究小结
    根据本学期的研究计划,这个月我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杜甫的古诗,进一步了解古诗的特点,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并在课后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为此,我利用校本课给学生上了写的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和《春望》的阅读指导课,使学生在课上进一步掌握了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这次阅读指导课,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每组选好小组长,其他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上节课总结出的阅读古诗的方法认真阅读古诗,然后全班再交流诗歌的意思以及蕴含的意境。
    第一步,读古诗。在学生阅读时,可以借助于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把古诗反复朗读三到四遍,学生都能把音读准,读通顺了。
    第二步,找资料。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接下来就请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有关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交流。《绝句(迟日江山丽)》的背景是: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春望》的写作背景是: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7),以长安陷落为背景。当时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作品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伤国破城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含义:“国破”无物,掳掠一空;“城春”无人,杀戳逃亡殆尽。自然界的春天来临,国家仍无春色。“感时”“恨别”所包含融的国恨家愁:一是感伤时事艰难,人见春花而溅泪;怅恨离别,人闻鸟鸣而惊心。又一是花似有知,感时而溅泪;怅恨离别,鸟亦惊心。
  第三步,想诗意。学生接下来就先自己理解诗意,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进行点拨。
     第四步,品意境。学习古诗除了理解意思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品味诗歌的意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从中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格律严格,对仗工整,感情含蓄而自然”的特点。
 
    第五步,吟古诗。最后,阅读古诗还必须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这样才能积累诗句,逐步提高阅读水平。
    总之,通过两个多月的古诗阅读指导,班内学生基本掌握了古诗阅读的方法,课外能主动阅读古诗、背诵古诗,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