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11月份理论学习
发布日期:2012-11-30   点击次数:    作者:袁琴  来源:

 

牵手童话故事 开启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又正处于启蒙阶段,课外阅读就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认为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最主要是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孩子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童话故事生动风趣,内容简单,语言情境童真童趣,贴近学生的心理。根据童话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让低年级学生与童话“交友”,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开讲有趣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书的神奇
针对孩子偏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先给孩子们开讲有趣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孩子最爱读的书籍,书中图文并茂,故事想象丰富,常伴有一些令孩子们异想天开的情节。如童话故事书《搬家机器人》,我用多媒体展示小主人公的家一会儿搬到公园里那棵最大的树上,一会儿又搬到超市里,江河里,大海里。讲到一半时,我让孩子们想象小主人公的家还会搬到哪里去?孩子们七嘴八舌,指手画脚地说会搬到太阳上,彩虹上,月亮上,星星上,教室里,游乐园里……接着,我又让孩子们想象搬到这些地方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兴趣盎然地诉说着。孩子们非常想知道书中的小主人公究竟会把家搬到哪里去,又会发生什么有趣惊险的故事呢?从而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放在教室图书角的这本书每天都被学生借走阅读,甚至有几个学生因借不到还去书店买了一本呢!
二、牵手简单的童话绘本,激发阅读童话的浓厚兴趣
    要想引导低年级学生独立阅读,并对一个个抽象的文字感兴趣,首先要有足够的耐性和宽容,让孩子从尽可能简单的读本开始。最早,我给学生们带去的是童话绘本《友情要出租》。在实物投影仪上一放,大屏幕把绘本内容一一呈现出来,我与孩子们一页页地看下去,故事中的小女孩咪咪与大猩猩之间的“猜拳”游戏,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认真倾听,时而静静地阅读。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不肯出去玩,纷纷围着我说还想再看一遍,有的还向我打听这么好看的书是在哪里买的。此时,我知道这样的阅读时刻,对孩子们来说阅读是愉悦的,兴趣是浓厚的。我用这样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阅读《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猜猜我有多爱你》、《可爱的鼠小弟》、《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童话绘本。绘本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栩栩如生的图画是它的特点,一册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呈现的故事、图文结合后产生的故事。我觉得在开始培养孩子们对课外书的阅读兴趣方面,童话绘本是很好的载体,孩子们对童话绘本,兴趣渐浓,才会逐渐培养起对文字童书的感情,从而开始独立阅读的美妙旅程。
三、倡导亲子、师生阅读,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孩子是善于模仿的天才,师生阅读、亲子阅读,能积极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显得十分重要。
(1)师生共读。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听老师读,由于没有生字的羁绊,使孩子们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最能吸引他们。因此,我常选择一些优秀的中外儿童读物,如《南瓜房子》、《傻鹅皮杜妮》、《精灵鼠小弟》等读给学生听。在阅读的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有书不会读是学不到东西的。”“能享受读书乐趣的孩子是快乐的。”且在讲《傻鹅皮杜妮》这个故事中,这些道理传达得清晰而有趣。我给孩子们读梅子涵的《阅读儿童文学》里面介绍的一个故事——《蜜蜂树》。故事里的玛莉爱伦品尝了书上的蜂蜜后,孩子们也一起聆听了故事里“爷爷”的话:“书里面也有这般甜美的滋味喔!这些都得来不易,你必须去追寻,就像我们追着蜜蜂去找蜜蜂树,你必须透过书本一页页的内容去追求,才能获得。”从孩子们甜美的笑颜和熠熠生辉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孩子们从故事中悟出的道理:“书是甜的。”“书是香的。”“读书是快乐的。”低年级孩子有着爱听故事的天性。因此,我在讲童话故事时,常常也要耍一些手段,有时讲到最精彩、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戛然而止,勾起学生找书读的欲望;有时讲到可能有多种情节或结果时,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接着读。这样使学生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大声为孩子读书”是让孩子尽快提升,多元化发展的最好手段。孩子的听觉接受力几倍于视觉接受力。“大声为孩子读书”能够推动孩子尽快进入自由阅读的境界。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触及孩子的心灵,引起孩子们的感情共鸣,回味无穷。因此,往往在我诵读的同时,许多孩子也就会不由自主地自己读起来,在这种模仿和诵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望孩子能够在生命的早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把阅读视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亲子共读。无可厚非,孩子的阅读固然很重要,但是,毕竟孩子们在学校要学习其他课程,用在阅读上的时间有限。因此,家庭的阅读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爱读书的父母才能带出爱读书的孩子。父母津津有味地阅读,对孩子是最好的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开学初召开了家长座谈会,会上让家长们明白 “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家庭”, 决定孩子们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平时定期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推荐儿童读物,交给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并让家长明白“读书贵在坚持,滴水可以穿石”的道理。鼓励家长积极与孩子共读,并在读中、读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如: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你最喜欢故事中的那个主人公?为什么?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什么等等。在家中,在每个静谧的夜晚,家长们陪同孩子在书海中遨游,他们共同交流,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一旦形成,阅读的兴趣就会势如不可挡的山洪一般爆发。
四、鼓励班中的“书虫”,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身的强烈愿望
好的行为是需要不断肯定和强化的。作为老师,需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的动力,适时给予鼓励甚至奖励。看见课间偶有爱看书的孩子在一片喧闹中静静地在座位上看书,我总不忘了表扬几句:“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好样的!”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会看得更认真,其他孩子也会跟着仿效,以期许得到老师的表扬。上课时,回答问题出色的孩子,我总会给予大力赞扬:“爱看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回答得这么棒,一定很爱看书吧!”老师的一句句夸奖,如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班中的“书虫”们感受到了阅读的喜悦,对书就更加爱不释手了;而那些不爱阅读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也会积极投入阅读中去。那么阅读就已成为学生们自身的强烈愿望。
五、建立有效的课外阅读激励机制,让课外阅读兴趣越浓
课外阅读激励机制的建立,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家校互动,联合建立每天阅读检查和阅读奖励机制。给每个学生每周发一张阅读记录表格,要求家长根据孩子实际的阅读情况记录下来,每一个星期交给老师进行汇总。对一个星期以来,每天能坚持至少阅读半小时的学生,教师奖励“阅读红星”一颗。低年级学生需要外界的刺激,且孩子们为了想在老师的心中留下好形象,都能坚持下去。这样的举措有利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掀起班级阅读潮,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样自然。
  2、重视字词句的积累,给予“阅读小蜜蜂”称号奖励。每次看一个童话故事,读一篇好童话,都要让学生动手抄一抄、写一写新认识的生字、词语,摘录下优美的词句、段落。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并给这本摘记本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取一个动听的名字 “采蜜本”。且每两周举行一次新字新词展示交流活动,对在阅读童话故事中识字词量多的孩子给予“阅读小蜜蜂”称号奖励。孩子们一个个在“采蜜本”上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新字新词,大大地提高了识字量,降低了所学生字的回生率。一个个鲜亮的词语,一句句描写优美的句子不光记录在本子上,有时出现在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和日记中。这样,既激励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积累了一些美词佳句,从中吸取了学习的营养。总之,每读一文,都有所收获。
3、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评选各种小小荣誉称号。学生书读得多了,知识面也广了,且为了让孩子长期保持课外阅读的热情,并最终形成阅读的习惯,这时,就很有必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校园阅读氛围,开展一些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推动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①演一演。通过综合实践课或阅读课,让学生表演精彩的童话故事。在二年级时举行了《童话剧本表演》比赛,评选“小小表演家”。本次活动吸引了学生的踊跃参与,有20多个节目参加。活动中的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小演员们表演得生动活泼、形象,小观众们个个睁大眼睛,细细品味童话的美妙。
②画一画。组织了一次《童话故事画展》活动,评选“童话小画家”。让学生把自己阅读后喜欢的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情节或片段,也可以是插图,画下来,举行一次画画展示比赛。在展示活动中,小朋友的作品生动、形象、丰富,其中有两幅还被展示在了学校的橱窗里。这种活动既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③讲一讲。班级举行讲故事比赛,评选“小小故事王”。为了不扼杀学生的阅读激情,全体学生能积极参与,根据学生的差异,起步低的学生可以读故事。经过孩子们的精心准备之后,不管是学生采用讲还是读,个个都声情并茂,生动有趣,把孩子们带入了童话的情景。这个活动搭建了展示阅读才能的舞台,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加深了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④创作展示。学生根据童话中的故事情节续编故事,或改变结尾等,在班级中展示、交流、评比。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设立“创意奖”、“编剧小能手”等。孩子们的作品想象丰富,内容生动,郭珂蕙小朋友创作的《美丽的彩虹》,作品中的彩虹知错就改,待人和善,谦虚,语句活泼,体现了童真童趣。
有了机制的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越来越浓经久不衰,就能在长期的阅读童话故事的实践中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它将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让学生受益终生。我想,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延伸。
 心得体会: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在人一生中是启蒙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此时读一些合适的课外书,有效指导其进行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低年级学生走进童话,与童话“交友”,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