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十一月份理论学习1
发布日期:2012-12-03   点击次数:    作者:赵文娟  来源:

 

      在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如何借助我们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拓展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呢?我想课外阅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生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就是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单单重视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对(1~2年级)的课外阅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造成压抑的心理环境,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再加上阅读资源芜杂,读物缺少童趣等因素也妨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课外阅读难见成效。儿童早期阅读发展不充分,后天难以弥补。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满足学生日益增大的语言信息接受能力,实在是师生共同需要努力的。那么如何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际效果呢。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自身的小学教学生涯及我们教研组其他教师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谈点体会与研究。
       我们上面说过,对学生来说,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课内阅读有规定的篇目,有相应的教学时间,有老师的辅导指点,还有交流讨论、检查评价等等,是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内的集体性的学习活动。而一提到课外阅读,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课余、家中、学生个别的阅读。而我以为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行为。第一,虽然课外阅读没有(也不应该有)规定的篇目,但对于课外读物的选择,我们是不能完全放任自流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缺少生活阅历和选择、判断能力,如果不在这方面加以引导,就可能让学生迷失在书海之中,不知所措,甚至会在选择读物时发生偏差。第二,课外阅读也是需要时间的。但由于课外阅读是在课外分散进行的,容易让人以为完全是个人行为。其实,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安排时间的能力同样有限,如果不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指点,他们很可能会沉溺在做习题或者看电视之类的事情中而找不到阅读时间。第三,小学生刚掌握了汉语拼音和数量不多的汉字,渴望像大人一样,像模像样地阅读,可他们的识字量毕竟有限,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他们买课外书,而不给予相应的引导,盲目地叫他一个人独立阅读。有的学生开始还可能一个一个音去拼,一个一个字去认,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厌烦。有的学生拼读了半天也没法将整句句子连起来,理解句意,那么这样的阅读对他们来说丝毫也谈不上乐趣。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老师的辅导指点,对课外阅读来说同样是重要的。而有的学生不加选择,不管什么书拿来就读,也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显然这类的课外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不仅是困难的,同时也是低效的。第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具有未定性,教师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外部强化和指导。把课外阅读理解为一种集体性的综合活动,有助于让此项活动更为有效的开展,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对其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都能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外部的强化又可能形成对学生自主性需求的压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关键是着眼于学生自主性需要的激发,教师通过外部的强化,发掘学生的自我调节潜能,促使他们朝着自主能力的提高和自我的成熟,不断提升自我调节的水平。具体到课外阅读,教师应首先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的自主性需要,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把这种阅读行为进行指导和强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