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我重点学习了两篇文章《对课外阅读指导的一点尝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上了一节研究课。现将本月研究小结如下:
通过学习《对课外阅读指导的一点尝试》,我知道了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其次要借助活动,培养阅读的习惯;然后才是通过鼓励先进,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通过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我明白了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而且通过这一个月的实践研究,我发现小学生情趣不稳定,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形成了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我认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很好的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大语文氛围,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