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氛围便能诱发阅读的兴趣
1.从故事入手,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语文课开始,教师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课外阅读中收集的趣事奇闻、动物知识、自然景观介绍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为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组织他们进行交流;班里每周组织一次故事会,让学生人人准备故事,准备多个故事,带有表情、声调、动作的讲故事或复述故事等等,千方百计调动儿童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们在班里曾成功举办过《安徒生故事会》、《中国古代寓言、成语故事会》等。在动人的故事中孩子们个个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学生围坐在一起,这些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把孩子带进一个美妙精彩的世界里,在享受故事带来的奇妙世界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
2.创造条件,形成阅读氛围。
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舍得花费较多精力去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1)、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适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好书、好文章和好的读书方法,学生之间可交流读书心得;还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图书馆,让他们读自己喜欢的书,感受书海之浩瀚,体验读书人的痴迷,使他们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形成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我们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设立班级图书角,努力使学生手边拥有他们感兴趣,适合各种发展水平学生的阅读资源;我们还要巧妙地运用教室的墙壁、和黑板报来发布最新的阅读信息等,引导学生阅读;向家长发一封信,帮助家长,使孩子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随时可以看得到、拿得到的地方。
(3)、班级学生读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小集体的力量,提倡学生之间互相交换图书阅读,扩大阅读资源,我经常对学生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我们交换后每人就拥有两本书,如果我们班七十多名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藏书与别人交换,那么我们的收获该有多大呀!在我的号召下,我班学生每人做了一个自己藏书的目录卡,随时供别人借阅,在这活动中我还对学生进行品德和习惯的教育,有些学生在借阅别人书籍时不知道爱惜别人的书籍,有弄脏、弄皱、破损的现象;有些孩子时间观念不强,借阅别人书籍后不能及时归还;还有些孩子藏书很多,将书借给别人后,不知道作记录,记了一笔“糊涂帐”……针对这种种现象,我没有停止这一项活动,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对策,对学生进行诚信的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教育,一段时间后,这一活动变得正规、有序,孩子们知道借了别人的书籍要及时归还,看别人书籍要爱惜,对自己借阅给别人的书籍有一个详细的记录。
(4)、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选择书籍和阅读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真备课,上课,精心设计练习题,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避免机械重复性作业。平时的家庭作业也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设计那些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练习,课内外结合,既使学生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拓宽了知识面。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学生理解了诗意,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继满腹愁绪、夜不能寐的心境。我趁机问道,是什么原因令他如此呢?是仕途失意、家庭不睦、还是另有隐情……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我把这便当作一个家庭作业。学生非常乐意,第二天,就纷纷告诉我,有一个学生说:“白老师,我知道为什么作者躺在船中发愁,深夜不能入睡,是因为他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了,在回去的途中,心情不好。”还有一位学生说:“白老师,我看一本书中是这样评价的,说如果张继没有落榜,那么就没有《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了当年的状元,已经无人记得,但诗人张继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流芳千古,我真佩服他!”听了学生这一番番话语,我心中真感到欣慰,这都是课外阅读带给孩子们的知识,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我在去年参加了平顶山市优质课评比,教学的是《古诗两首》:两首送别诗《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真切的体会那种朋友间的深情厚意,我设计了这样的家庭作业:收集李白、汪伦、孟浩然的小故事,收集其他的送别诗。学生的兴趣也很浓,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多了,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还能引经据典,说一些小典故,使我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为我的授课增加了许多亮点。
3、以设奖激发兴趣。
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每星期开放两次,有专人管理作好记录,并定期对借阅记录进行检查,对借阅次数多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例如:把学校的图书优先借阅获奖的学生,评比“阅读红花”时优先考虑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以上做法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导他们开始漫步书林,引发阅读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