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理论学习(二)(刘晔妍)
发布日期:2012-12-15   点击次数:    作者:刘晔妍  来源:

 

加强指导便能保持阅读的兴趣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钟热度。因此,必须加强指导,并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1指导学生选择读物。
     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但是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有尊重和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阅读读物。我所教的五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我就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既助于理解课文,又助于语言的积累。并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如:理解方法、鉴赏方法等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在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最能激发阅读兴趣的莫过于自己选择阅读内容。我在指导他们阅读时,总是先让他们自己选择读某一个主题单元或某一部名著,然后根据所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将他们分成几个主题阅读小组,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由于阅读的内容是他们自己选的,不是教师强加给的,因而阅读热情很高涨。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后,我指导学生自己选择鲁迅的其他作品,有的学生选择小说《故乡》;有的学生选择散文集《朝花夕拾》;也有的选择鲁迅的杂文集等。
1)、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推荐读物。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课文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给学生指定一些阅读的范围,促进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教完《五彩池》、《船过三峡》》、《黄山奇石》等课文后,指定学生阅读有关介绍祖国美好河山的文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深化,领略到大自然的美,祖国河山的壮丽。教学《鲸》以后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写动物的文章,教学《火烧赤壁》后推荐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
2)、根据学生的年龄推荐读物。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实兴趣也随之不同。我研究的对象是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喜欢童话类、科学类、节奏明快、富有刺激、富有神秘感、创造性的读物。因此必须选择他们个性的、能吸引他们的读物。如:在寒暑假有目的的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记》、《打战火星人》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所以我还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数学、史地、天文等各种通俗科普读物,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阅读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性格各不相同,知识水平有高低之分,能力有强弱之别,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或默读静思,或大声朗诵,或圈圈点点,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和指点。
2.引入竞争,调动阅读积极性。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平时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竞赛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所以我在班里开展各种阅读竞赛有:一是讲故事比赛。,开展主题性阅读,即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从中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参加比赛,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等。二是读书方法比赛。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学生掌握好的读书方法与技巧。平时我给学生讲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读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选择读书法";讲富翁造楼房的故事,让学生领悟"循序渐进法";还可指导他们开展"速读""查字典注意识字""课本剧表演"等比赛,使学生掌握读书应具备的基本的技巧。在竞赛以后,把竞赛的结果通过表扬、奖励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看到、听到、感觉到;还要采取多方位、多层次、多种形式,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乐读、善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3、阅读方法的指导。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创设发挥空间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当今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酌句的读,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略读法,指导学生读看书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学完《海底世界》一课后,让学生去探索海底的奥秘,查找有关的资料交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有关的书籍,通过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找到了海底内容的部分,最后精读,筛选有关知识点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从中掌握这些阅读的方法。
2)、阅读与记录相结合。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所阅读的读物里摘录精彩的语句语段便成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用的阅读积蓄方法之一。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读书也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累特。读书笔记本应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了什么书,在读书笔记上记下篇名、作者、出初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及时摘录好词佳句,写上自己的感受,发现的新问题、新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是阅读的收获。阅读累了,在本子描描画画,或花草树木,或虫鱼鸟兽,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