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10月学习材料2
发布日期:2013-01-15   点击次数:    作者:郭如洁  来源: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针对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特性,采用优美动听的儿歌《静夜思》导入,激发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借助旧知解诗题
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从“赠”字入手去理解“赠汪伦”的诗题。
(三)初读古诗感诗文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实过好“认读关”是“学习主题构建”的良好前奏。让学生先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全诗。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养成倾听的习惯,教师的积极评价又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师生合作明诗意
为让学生注重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表达与交流的技能,合作学习是十分不要的。我主要通过问答、孩子们的讨论去理解古诗的意思。
(五)品读古诗 感诗情
按照课程标准,“没有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在多中形式的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思—悟—读”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朗读感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深刻地领悟诗意,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本环节的设计如下:
 1、孩子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
们想知道吗?
2、请欣赏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课件(6):出示故事视频
3、听完故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再读古诗,边读边把能体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的诗句画下来。
6、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课件(7):出示诗句
(2)孩子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去,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他们相聚的日子里,他们过得非常愉快。然而,李白不得不离去了。当他站在正要离开的小船上,看着那幽深的潭水,更加触动了他的离别情怀。孩子们,有谁知道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吗?(水深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3)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体会诗情。
(5)是呀,纵然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啊!这真是水深,情…… (更深)
   板书:更
(6) 课件(8):配乐并引导学生四读古诗。
(7)孩子们,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将要离岸的小船上,忽然看到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的心一定会为之感动,你会脱口而出……(齐读古诗)
(8)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古诗)
(9)孩子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反复吟唱着感触之言,渐渐的远去了,这真是……(引导学生重复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六)拓展延伸内化“情”
为使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学习又回到文本,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再用音乐的陶冶,让文本思想感情与音乐产生共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1、引导学生度《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2、引导学生再次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总之,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我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以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