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白板技术使低年级阅读教学彰显灵动
湟里中心小学 刘娟萍
交互电子白板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它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它使传统的黑板变成了“声色俱全”、“海纳百川”的“白板”,它使得操作更为便捷,特别是交互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它为我们在“学的方式和课堂交互方式”的改变上,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互动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升教师的教学意境的又一个有效途径。
下面我谈谈在互动式多功能电子白板技术支持下的低年级阅读教学。
一、 灵便的转换功能使自主参与更为便捷
例如《鸟岛》,课文第三小节运用“热闹、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等词语,描绘了鸟岛上鸟多,蛋多,鸟窝多的情景。如何能够让学生读得有趣味,读得有效果,最终还能读出文中的真味呢?我除了让学生用电子笔画一画,找一找,圈一圈之外,还想到了电子白板灵便的转换功能。我设计了图文对照的朗读方式,将画面与文字进行组合,让学生走上讲台,自主翻动页面。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手操作是很感兴趣的,“动一动手”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环节很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操作得是兴致勃勃,朗读得也是兴趣盎然。
二、 简便的链接功能使情境创设更为完美
(以《台湾的蝴蝶谷》为例)对于学生来说,台湾和蝴蝶谷都是陌生的。因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显然是使他们进入并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良方之一。
因而,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运用链接功能播放了一段蝴蝶飞舞的视频。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就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点儿什么吗?”一时间,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孩子们的一下子进入了我所希望出现的状态,借助白板的功能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情景。
在拓展延伸时,我说:“台湾的蝴蝶谷多美啊!台湾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呢,让我们一起来再看一看。”此时,随着音乐和解说响起,又一段视屏出现:优美的阿里山,神秘的日月潭……真是美不胜收。看毕,我说:“谁还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台湾呢?”教室里又是一阵沸腾,孩子们沉醉其间,滔滔不绝,十分陶醉。
以往,用PPT做这样一个课件是很费时间的。现在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非常简捷,只需要运用链接功能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音诗画”般的情境。这样,老师节省了制作课件和“PPT”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备课。
三、 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现使识字写字变得生动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但常规的写字教学往往会因程式化的痕迹过重而使学习者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因此而降低。久而久之,这种必要的基础训练便会退化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低效的机械环节。而电子白板的强大的综合功能却能够使这种必要的训练变得生动。我教学生认识“乌”字,我在白板上先工工整整地写下“鸟”这个字,学生都认识了。接下来,我用电子笔把“鸟”字里的一点给移走了,变成了一个“乌”字。我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新字。同时我问学生,怎样记住这个字。有学生说: “小鸟的眼睛没有了,就乌黑一片。”多形象呀!要是以前,想做这么一个课件,需要做动画,很繁琐,花大半天时间就用这么一会儿,得不偿失。然而不做,又多少有些遗憾。
再如,在解决读音的练习上,从带拼音生字到去掉拼音的生字循序渐进,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在学生认字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画了一些荷花花朵,生字藏在里面,学生读对了时,花朵就绽放。通常,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练习作出评判(即当场批)。而计算机与电子白板相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分别对每一小题作出判断,并给学生修改的机会,最后计算出总分(对?题,错?题),就像一位老师。不仅如此,还会出现一些鼓励的话,如:真对!你真聪明!没关系,再试试!可要努力啊!这样就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乐意做这样的练习,完全达到了认字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汉字本身就有很多学问,只要善于挖掘,枯燥的识字会变得有趣,而有了“电子白板”的课堂,识字会变得更加充满趣味。
四、 独特的功能使难点突破变得有趣
我们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照相机”、“探照灯”、“放大镜”、“自定义画笔”等功能,使得学习重点、难点更容易解决,教与学的交互性也更强。
(以苏教版第一册《东方明珠》为例)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此段的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这其中的“顶”、“踩”这两个词儿用得非常准确,而“ 像一个巨人”的比方有打得是那样精当。在这里教师有必要通过适当的设计,让初接触课文学习的孩子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于是,我适时地利用了白板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尝试对事先储备好的图片进行放大、拉动操作,让学生体会巨人之“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由于电子白板的神奇演示,孩子们很自然地理解了课文,难点突破便在游戏中完成了。
当然,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新事物”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还只是浅尝而已,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而不是技术出发。我们要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技术手段,因为它可以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