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三月理论学习1
发布日期:2013-05-09   点击次数:    作者:赵文娟  来源:

此时的学生已掌握1500个汉字,他们有自主学习的心理需求与潜能,急需打开自主吸纳知识信息通道,以满足好奇心与阅读的愉悦感。一旦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阅读的习惯养成了,那么,课外阅读活动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但教师仅仅鼓励学生看书是不够的,应创造机会使每个学生有书看,爱看书。  

比如,可以在教室里开辟出一角为小小图书角,发动每一个学生从家里拿来自己最喜欢看的书,有专人管理,并随时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物阅读,使阅读量得到充分保证。同时,每天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中午是最好的阅读时间。学生可以尽情徜徉于知识海洋中,沉浸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动人故事中。  

人都有向众心理,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心理尤其强烈。当他们看到同学们那么爱看书,他们也会着去选书看。长期以往,看课外书的氛围会越来越浓,从而形成阅读情感场,使那些本没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这个的影响,产生谐振。  

阅读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图画的喜爱远远超过对文字的喜爱。虽然他们已认识一二千字,但掌握不够熟练,还需借助拼音来阅读。所以,学生对有彩图的,注拼音的读物较喜欢。一学期之后,他们的阅读水平有所提高,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这时候,可逐步向学生推荐那些没图画、没拼音的短小故事。    

一般而言,推荐读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由于年龄的差异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着重看图文并茂、以图为主、色彩鲜艳、构图生动的连环图书或卡通漫画书;中年级学生可看以文为主,但配图色彩鲜艳的寓言或童话故事;到了高年级可以看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历史故事和通俗科学读物。  

学生在刚开始阅读时,教师应尽量保护他们的那份稚嫩的、不堪一击的兴趣,千万不可提太多的要求,以免吓了他们。  

凭借教材,激发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的参与学习,才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要认识培养学习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