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研究小结
五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3-05-09   点击次数:    作者:赵文娟  来源:

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教师可以统一指导的读物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在课堂教学中,我相机渗透,点拨学生阅读书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习《三顾茅庐》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理清文章的条理,领悟人物的品质特点。又如学习《人类的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    

另外,班级可以统一订购一两份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作为统一指导的读物。  

2、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 ,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 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又分为必读和选读书目两种,开学初将书目分别印发给班级每个学生。  

3、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积累有关材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学习了课文《但愿人长久》后,介绍学生自读苏轼的其它诗词,了解苏轼作为豪放派词的特点。再如学了课文《九寨沟》和《西湖》后,可向学生推荐《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现,教师首先要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增知启智,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老师应该注  

意以下两点:  

1、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提供其所喜好的读物  

第一学段的孩子,大多是6—8岁,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有条不紊地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在这一时期,尽管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只能以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不能十分正确地把握和分析故事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他们开始分辨现实与幻想的不同,对是非善恶也有自己粗浅的认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一些社会模拟活动。这期间,孩子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  

 

 

第二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间更持久。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  第三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经典的传统著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