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研究小结
时间 2013.4 姓名 王 萍
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习作的个性化评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实施重点评价,多激励。
《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各年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按作文教学序列,中年级以评价词、句、段为主,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高年级以评价组材、构思为主,“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赏识会令人产生欢乐的情绪。欢乐的情绪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劳动,它需要学生展开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多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式常常依赖于外部良好的刺激,大到布局谋篇,小到一句一词都可以很好的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二、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家长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个性化评价的重要手段,学生自己就作文的文题、语言、选材、构思等方面加以自评,说出自己习作的特点,道出自己习作的遗憾,使评价与修改相结合,实现评价的诊断功能;学生的相互评价应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这种相互评价是具有相同年龄及相近知识结构的不同学生对同一作文的不同解读,这种解读不仅可以纠正别人的不足,而且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同时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评价能力;而家长的参与评价可以加强学生与家长的心灵沟通,真正实现“以作文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