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研究小结
4月份研究小结
发布日期:2013-06-02   点击次数:    作者:陶欢  来源:

 

每月小结
 
根据个人小课题研究阶段方案,我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一个月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现在总结如下:
一、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开展课外阅读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班级也统一使用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六本配套拓展书籍,作为阅读量拓展的读本之一。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讲究方法,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个性多变,兴趣面广的阶段,吸引他们的东西很多,但不见得首选阅读。而为数不多的阅读又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注意:
指定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我认为选择课外读物要注意: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⑴阅读经典名著。如:名著:《伊索寓言》、《昆虫记》、《童年》等。⑵教材拓展性阅读。如学习了《爸爸的花儿落了》就要求学生读《城南旧事》一书;学习《在沙漠中心》就读《夜航》等。⑶其他方面的可助思维养成的阅读,如《孩子,你慢慢来》、《时间简史》、《弟子规》等。
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400万字。那么分为三年的话,起码每年应读130万字左右。量的达成仅靠老师要求肯定是不够的。阅读者自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所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保证时间。建议学生利用午休前的40分钟和早到校的时间在教室内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自己喜欢的好书。同时,老师布置作业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给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好的文章,并且能把好书相互推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浏览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
2)筛选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让学生学会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3)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4)读思结合法。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因此,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4、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写小练笔和读书心得体会,并在班级分享。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展示。
阅读的收获就是积累,因此一段时间以后,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我们就开始定期为学生创设展示阅读成果平台。如我们在3月份开展的美文诵读,四月份的手抄报比赛,五月份的讲故事比赛等,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有机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笔记交流”、“好书推荐卡”等主题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种种活动,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使他们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阅读量得以提高。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五、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自觉读书的热情。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很多学生到现在为止都是老师、家长逼着读,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我想这是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班内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孩子知道开卷有益,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孩子。
2、学生的词汇量太少,作文中优美词句太少。
总之,“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第一阶段工作初步结束,接下来还任重道远,我将继续坚持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工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