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活动>>活动记录
《西游记》阅读指导
发布日期:2013-06-03   点击次数:    作者:李娟  来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以课文《猴王出世》导入。
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
二、读书汇报。
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42位同学读完了《西游记》,真不简单,这本书有八十万字呢!请读完这部书的同学起立,扬起手中的《西游记》通读证书,为自己欢呼!也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还没读完的同学可要加油哦!无论是读完的还是没读完的,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
3、《西游记》一书共有——
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
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
7、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
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
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二)我来考考你
刚才老师出的题没有难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来出题?
(三)趣人妙事我来说。
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播放精彩片段)
2、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更何况是文言版的呢?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你解决没有?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
2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四、引导读经典内容的方法。
1、大家介绍了很多通读《西游记》的方法,现在老师出示《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能运用刚才提到的一些方法读懂这片断,如果还不懂的可请教同学、老师,然后再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一说。
出示原文。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四人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3
、谁来说一说?
4、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老师追问:你是怎样读懂这故事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经典片断----细读:解疑,想象,理解品味
5、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断的一种方法。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演员六小龄童也和大家刚才一样,认真读懂原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也拍成了大家喜闻乐看的《西游记》,下面我们来欣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断,经历导演与演员想象的过程。
6、刚才大家所讲的片断和导演所拍的电视片断,多么详尽,多么精彩,然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仅仅用了239个字,多么的精炼呀!下面请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7、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齐读)
《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五、总结拓展
1、是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还没读完《西游记》的同学继续读下去,获得通读证书的同学不妨再多读几遍,或许每一次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走进名著,走进我们下一个系列——走进《三国演义》!
2、同学们在阅读《西游记》的同时,还收集了和《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把它制成了精美的书签。我想,这个学期结束后,同学们就要升上中学了,那时,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为了我们的友谊,也为了让书香伴随同学们成长,我们就把自己亲手制作的书签送给好朋友吧。(唱响《西游记》主题歌——《猴哥》)
六、板书设计: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