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理论学习(二)
一、题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辟语言积累新途径(二)》
二、内容摘要:
四、 多方采撷,但求广
1、利用歌曲丰富积累。几乎每一首歌曲的歌词都非常优美,再加上动人的旋律感染,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上好材料。如三年级音乐课本中的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敬爱的好老师,每当想起您,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前进的路上老师立新功,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您总是含泪深深凝望。”我引导学生多次深情地唱这首歌,学生自然记住了歌词,又有了新的积累。我们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歌词收集起来,学生不会唱的可当作诗来朗诵,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我们的田野》等歌曲,学生会有不少收获。
2、课外阅读丰富积累。语言的积累,光靠课本里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可喜的是现在老师和家长已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要多看课外书。但如何有效利用课外读物,形成自主积累,需要我们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阅读的方法指导也要多样化,可以指导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提几个思考题,要求读后回答;可以指导欣赏语言、写法;可以指导做活页卡,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倡导各班建立“小图书箱”,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资源共享”;鼓励上网读书,汲取各种信息。采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读书、就要动笔墨,可以在书上圈、点、评、画,也可以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要求,不拘一格,可以摘抄佳词妙句,也可以摘抄精彩片断;可以写出读后感,也可以评点图书内容。但要指导学生摘抄的内容必须真正理解、领会,不要为凑数量而机械抄写。
3、体验生活丰富积累。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电影、电视、文艺演出、报告会……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得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五、活动助阵,但求趣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内在动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钥匙。要增强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需要开展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我在班级中搞了一次成语擂台赛,先把学生分为八大组,第一项活动为“成语接龙”:每组发一张白纸,规定时间内完成,看哪一组接的成语多。第二项活动是“猜成语”: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大的手术 ——( )、最难做的饭——( )、最大的地方——( )、最昂贵的稿费——( )、最短的季节——( )……学生向来喜欢竞争,这项活动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经常主动要求再搞。活动类型很多:如“古诗文朗诵比赛”、“手抄报竞赛”、“读书笔记展览”、“好文共赏”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享受到丰厚的语言材料积累的乐趣及成就感,确实是促进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
六、及时应用,但求活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学了课文《黄山奇石》,我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黄山的奇石,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另外,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以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纵横交错”、“五光十色”,我让学生学写句子,引导他们自由选择,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三、心得体会:
语言的积累,光靠课本里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可喜的是现在老师和家长已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要多看课外书。但如何有效利用课外读物,形成自主积累,需要我们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