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我学习了两篇文章,上了一节研究课《走进童话世界》。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很多都是童话作品,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而《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因此指导上好阅读课也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读物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由此,我们想到:让学生爱读童话,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走进童话世界》这节研究课我就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来上好阅读课的。课伊始我就用名人名言和图书小精灵辅助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紧接着,我通过师生共读一篇童话,引导学生总结出读一篇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独立阅读做好铺垫。最后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阅读了一篇童话作品。
在本月中,我还尝试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促使学生饶有趣味地解读童话:即依据《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设“读童话”、“演童话”、“编童话”的情境,通过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品味阅读的乐趣,积累良好的阅读方法;针对《课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要求,我们尝试从低年级起,就鼓励学生与作家对话,并通过阅读一则童话来认识一位童话作家,再去阅读这位作家的其它作品,由此拓宽课外阅读,形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而且二年级的小学生个个喜欢自己“称王”,教师根据其年龄和认知特点,安排了“编童话”,不仅融动物知识于其中,还提供给学生积累、活用课文新词,进一步感知课文写法的空间,这样的创造性阅读,无疑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深化,使他们在愉快的、积极的思维中,更加喜欢童话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