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除了丰富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让心灵和思想得到成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在长期的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指导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创设读书氛围,养成积累习惯
从读报开始。因为学生很难长时间的阅读,我就让学生看十分钟进行提问抢答,并辅助一定的奖励措施。在竞争中,学生会认真去阅读报上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能自觉地读报了。
每天课后班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会运用语文课学到的读书方法分析、欣赏、讲评、讨论优秀作品。进行比赛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优秀作品朗读比赛,“采蜜集”,“浪花集”的展览活动。
我还在每天的作业中温情提醒:别忘了每天晚上睡觉前读 20 分钟的书。读什么书完全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天所读书的时间、书名及页数都要记录,做好积累,每周五交给老师。我每周做一次统计,然后给予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以物质奖励,如文具、笔记本等。
经过有半年的时间,学生渐渐养成了阅读习惯。午休时间,学生们在互相影响下,静静地看书。渐渐地,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班级里,打打闹闹的现象奇迹般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津津乐道地谈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同学之间发生的摩擦也少了,即是有大家也会和善地解决;作业本上“五角星”多了。
二、学会与书对话,陶冶品性情操
一本好书就是由这些黄金似的思想和那些珠玑是的字句堆砌而成的宝藏,其中闪耀的灵智是那样令人怀念,令人珍爱,实在是人类最忠贞的良友和精神的食粮。通过阅读好书,学生可以学会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学期初,我给学生推荐好书,和学生一起阅读。根据孩子年龄和发展特点,结合本学期语文教材,推荐三类书:
第一类书是生动有趣的长篇小说。如“四大名著”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学生从中领略到人生的重要意义,获得对人的洞察力和对人生的感悟力。正如一个伟人所说:“孩子们读书,就可以在桌灯所射出的小光圈里,准备从事人生的大战。”
第二类书是散文。在所有的文体中,散文是最美的一种,它优雅出色的文采,处处像行云流水一般轻快,又像迷蒙的蒸气一样,使我们心中充满了美丽的梦境。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等,学生每天读读文中句子,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美的熏陶。
第三类书是综合性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浓缩,而且以故事串起,有人物情节,是学生再适合不过的历史读物。《成语故事词典》中的成语典故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传统美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感悟读书价值,学会处事做人
饭要天天吃,书要天天读。有的学生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时间总是有的,唯一的是前提是要有天天读书的意志。有了这样的意志,不管学习有多忙,都会有时间来阅读。我和学生制定了读书计划,这个读书计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容易操作。开始阶段可是是一天一查,到一周一评,有益的奖励机制也使学生乐衷于读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断约束自己,学会了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为个性成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除了用计划自我监督外,还需要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读书朋友来相互促进。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所以,有了趣味相投的读书朋友,经常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互荐书目,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挖掘和发挥各自的潜力因素,从而在学习品德和修养上取长补短,相映生辉。
在我们班都有好朋友组成的读书小组和书友会。大家在看完一本好书后总会以聊天的形式来谈谈。如果有的学生已经荒废了十天半月的读书时间,而朋友已经读完了一本书,向你津津有味地介绍读书内容。这时候,学生难道不会受到心灵的震动和深深的激励吗?有了朋友的促进,学生读书的脚步是不会停下来的,这在无形中也促进了相互的提高。
我所教的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同样会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比如:被老师批评了,跟同学吵架了,损坏同学东西了,考试不理想,或者有时做了不诚实的事情等等。如果学生一直沉浸在这种不愉快中,我会推荐或建议他去读一本好书,让他在书中找到答案。我的一个女学生特别爱美,女孩子都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而她长得有的胖,为此常常闷闷不乐。多次谈话后效果不明显,我就推荐了《海伦·凯勒传》。一周后,她把书还给我,深情地说:“谢谢老师,谢谢海伦·凯勒,她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老师,我会努力的!”这就是对读书所得的一种更有意义的运用。
课外阅读尚在起步阶段,很难把握“格”和“序”。在指导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就让我们的学生在多读书,读好书,在不断积累,不断运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