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活动>>活动记录
三月份小结(潘春霞)
发布日期:2013-06-20   点击次数:    作者:潘春霞  来源:

 

1、重组教材 再引阅读兴趣    《日有所诵》都是诗歌,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炼,所要表达的意象和情境相对童话故事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读得更有趣味,笔者经常对朗读教材进行重组,把相同、相似或相关的题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笔者曾把三首诗歌串起了一个故事,并把诗歌中的一个小男孩“半半”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故事从半半名字的由来开始:有个孩子叫半半,起床已经七点半。鞋子穿一半,脸儿洗一半,早饭吃一半,课本带一半,上学路上半半跑,光着一只小脚板。”接着道半半课堂上的表现:小半半,真糟糕,上课听讲坐不牢。板凳好像有根刺,扭来扭去真难熬。文具盒上小兔跑,抽屉里东西也想找,一架飞机天上飞,逗得半半向外瞧。半堂课,已上好,半半一句没听到。老师喊他答问题,他红着脸说—不知道!”为了帮助半半早日戴上红领巾,小朋友们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向榜样学习: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要像那小螃蟹,横冲直撞真糟糕。坐着要学小白鹅,挺着胸膛精神好;不要像那大龙虾,驼着背来弯着腰。说话要学百灵鸟,清脆响亮多美妙。不要学那小乌鸦,张开嘴巴哇哇叫。妙趣横生的儿歌内容,贴近的学习生活,唤起了孩子们极大的阅读兴趣。
2、设置悬念 调动阅读胃口   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取向。如诵读《公鸡生蛋》这首儿歌时,读完题目后,很多孩子都显得很惊讶,笔者就让学生质疑。
师:你们为什么都瞪大了眼睛啊?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公鸡怎么会生蛋?
生:我很知道是怎么回事?
生:公鸡究竟生了一个什么样的蛋呢?
    好奇心足以调动学生们诵读的胃口。原来这是一首有趣的含谜诗,虽然全诗始终没有点破谜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从前后的对比中,不难猜出公鸡生的这个“金鸡蛋”其实就是红红的太阳。
3、表演展示 呵护阅读期待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我们在体味文中妙趣横生的语言时,不妨将动作引进课堂,以激发学生进一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唤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儿歌形象感强,极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半半上课》这首儿歌时,我先要求学生自己读读儿歌,读后请学生自己试着加上动作,看学生是否把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用动作把“小螃蟹横冲直撞”,“小白鹅挺着胸膛”,还有“大龙虾驼着背来弯着腰”都表现得维妙维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理解了小螃蟹、乌鸦的言行不够文明,要像小白鹅、百灵鸟一样做个守纪律、懂礼貌的人才能受到大家欢迎的道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