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活动>>活动记录
四月份研究小结(潘春霞)
发布日期:2013-06-20   点击次数:    作者:潘春霞  来源:

 

四月份研究小结
苏教版教材主编朱家珑先生曾说过:“诵读是最好的美容剂,读是身体各种系统的协调锻炼。”薛瑞萍也说:“随着音的波动而颠倒沉醉的时刻,是学习母语的最佳境界。”入神阅读的人其实是在入神地倾听;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的,而是诉诸耳朵与心灵的。诵读(反复朗读或背诵)其实就是深入阅读。日间不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定力和静气。在记忆、感悟和理解遇到困难的地方,诵读比默读更能撑展我们的能力。
当学习完拼音后,笔者就从《日有所诵》开始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训练和指导,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他们尽早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1、持之以恒:引导孩子“日有所诵”当然应该做到每日诵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使“习惯成自然”,才能使孩子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每天坚持诵读十分钟,但并不一定要求每天诵读新的篇章,温故而知新,诵读也需要不断复习。
2、熟读成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积累一定的成语、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小朋友记忆力旺盛,是诵读的好时机。如果忽视了这一宝贵时期的背诵积累,那可能会造成“根底浅、腹中空”的后果。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诵读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培养孩子的语言感受能力,如老师范读、表演朗读、小老师带读、小伙伴对读等等。在琅琅的诵读声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儿歌的时候声音要有高有低、语速要有快有慢;在琅琅的诵读中,教师还可以穿插简单讲解,边听边看“注释”里的词语解释及背景介绍,理解于是不难,朗读于是轻松,背诵也就水到渠成。
3、读说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两个名字》这首儿歌时,我就采用了续写儿歌、读写结合的方式。读完了儿歌后,让学生想一想半半上学后会叫什么名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名字送给了半半“严立诚”、“张城玮”、“薛名乙”……一个个名字背后是学生给半半的鼓励和希望。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仿写儿歌“半半告诉大家,他也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半半,长大了叫              。”这一设计,使得诵读和说话完美结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