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活动>>活动记录
五月份研究小结(潘春霞)
发布日期:2013-06-20   点击次数:    作者:潘春霞  来源:

 

五月份研究小结
我们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应该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上。指导课外阅读与课内外背诵相结合,通过积累促进培养、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课内的积累,如要求学生背诵教材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及文章,并重在通过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方法。如教学《鲁班和橹板》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解决这几个问题:鲁班为什么要造橹板;鲁班是得到了什么启发的;鲁班是怎样造橹板的。指导学生背诵时,学生基本可以思考出根据这几个问题去背诵。
(二)由课文向课外拓展。即在学生二、三年级开始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如接触到哪位著名作家的文章,让学生读这位作家其他的作品,并谈感受。如学习了《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之后,学生们都深深地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因此我便适时地向学生们推荐了有关鲁班或其他名人的发明小故事,让学生们阅读,并抽出一次班会的时间让学生们广泛交流。例如写《春天》这篇作文前,让学生充分阅读有关习作,积累春景的语句并结合通过观察找到的自己眼中的春天,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这样指导写起来就解决了空想的难点。
(三)课外积累
1、要求学生每天流利地背诵一句名人名言,所选名言有一定的主题;如关于读书、成功、学习、时间等。由于低年级孩子小,我是这样做的,刚开始的两周,由我确定主题,尽量选一些浅显易懂的名言推荐给学生,并且每条名言都去让学生讲讲意思,如果实在讲不清我再讲,早自习让学生背一遍,中午吃饭时或下午自习时间再让学生背一遍,这样孩子的印象就比较深刻。关于名人名言的书很多,活动一展开,许多孩子便买了有关书籍。第三周、第四周先让喜欢做这件事的学生轮流根据确定的主题把选择的名言写在黑板上,每次对这样的学生给予鼓励及奖励。渐渐地学生们都开始喜欢上了这项活动。于是这时便从1号开始排,轮流做这件事。
2、“积极性”积累。即要求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内规定的背诵内容之后,可以自己每天背诵的好词、好句或好文章,多积累语汇。背诵的篇目以记叙文为主,写人记事的居多,写景状物想象的文章适当穿插,但不以此为重点。像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可以从背一句话开始,前面在“放讲”中介绍过,这句话要指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好句子”,即有好词的、精彩的句子,学生背熟后由四人小组检查。我再根据情况每天给予红花等奖励。二年级起每天背的情况由四人组长记录在本上,让学生不仅可以回家背,还可以在学校利用下课、空余时间背,可以随时3人间检查。每周五累计“积极性”的数量来决定背“积极性”的分数,写在成绩册上,定期比赛。每周、每月评选出不同级别的优胜者,汇报给家长。这样让学生在良性竞争的环境中渐渐发展。

3、课外古诗积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制定不同的年级每学期应掌握的古诗的首数,如一、二年级至少8——9首,三、四年级至少12——15首,五、六年级至少16——19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期背诵,记录在成长袋中的古诗积累表中,期末作为考试内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