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四月份理论学习(2)
发布日期:2013-06-20   点击次数:    作者:钱春霞  来源: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老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在读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课外阅读架起“习惯的桥梁”。

 

1.多读的习惯

 

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鲁迅也有“读书如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要持之以恒,避免一曝十寒。要博览群书,读好书,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2.计划的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内学习的需要和自己的读书情况,制定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的课外阅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阅读。还可以制作一只倒计时阅读“时钟”,尽量对一天或一段时间规定合适的阅读量,以逐步积累读书经验,提高阅读质量。

 

3.勤思的习惯

 

读书要精思。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养成学会质疑,学会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疑难之处要思、精彩之处要思、无疑之处也要思。(下表是笔者向学生推荐的“自读自思”的参考指南。)

 

表2学生课外阅读“自读自思”参考指南表

 

初 读

精 读

回 读

①我对文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①这段话我读懂了什么?发现什么?

①读文后我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

②我读懂了文章的哪些内容?

②这段话最吸引我语句是哪些?为什么吸引我?

②读了全文后我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③我发现了文章的哪些问题?

③把这个词与前后内容联系起来,读懂什么?发现什么?

③全文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去读,我有什么收获?

④文章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④把这个词换成别的词加以比较,读懂什么?发现什么?

④从写作手法角度去读,发现什么?

⑤通过读文章我了解了哪些内容?

⑤把这个句子与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我读懂了什么?

⑤今后我在习作时可能会用上课文中的哪些语句?

 

4.动笔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在读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写提纲,做批注,记下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写出态度和观点。圈画,就是在所读的书上做标记符号。例如:好词用▲标记;重要句子用☆标记;对书中某个字句或说法产生怀疑,使用“※”。当读而有感、感而欲发时,就需要用批注。可以眉批、脚注、旁批、夹行批。

 

5.积累的习惯

 

积累包括记笔记、做摘抄、写体会、剪报等等。课外阅读进行一个阶段以后,让学生自觉进行总结,认真统计。譬如,阅读多少页、多少本?积累多少美词佳句?写多少篇读书笔记?有什么体会?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养成积累的习惯。

 

6.读整本书的习惯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读整本的书。教师应鼓励学生读整本的书,养成从始至终地阅读,利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起伏跌宕的故事剧情,从而养成坚持不懈阅读的好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