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五月份理论学习(2)
发布日期:2013-06-20   点击次数:    作者:钱春霞  来源:

指导小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我们都知道不要死读书,读死书,那么,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呢?那就要讲究读书方法。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课本当例子,教给学生阅读各种体裁的方法

 

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语文课本中叙事、写人、写景状物的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古诗、童话、寓言怎样理解,都要传授方法给学生,为课内和课外“铺路搭桥”,才能变“学读”为“会读”。以古诗为例,可以指导学生分五步走: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多朗读、品韵味→勤背诵、抓要领。

 

2.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默读、跳读

 

⑴精读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阅读,仔细品味,从篇章结构、思想感情中体会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划、边写。

 

①读读,勾勾。勾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意思。

 

②划划,想想。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③抄抄,写写。摘抄好词佳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

 

⑵略读、浏览

 

叶老曾就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做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和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基础,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略读的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需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因此,略读是一种在具备了精读技能之后,才可以练就的读书方法和技能。如果没有精读技能,略读就会成为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了。在教给读书方法时,教师着重训练提高阅读速度。要求学生先把两个字作为一个阅读单位来读,成功后增加到四个字,直到一次能看多个字,快速读,一目十行,这就是浏览。略读是要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抓关键词句,抓线索,拨冗去繁,提纲挈领,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⑶默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诵也是读,乃至口腔喉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默读法就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而是快速静心去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读书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⑷跳读

 

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尝试跳读。

 

3.指导学生摘录

 

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随着年级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审视、评价,就可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四类:⑴摘录型笔记:摘录书中优美词语、句子和片段;⑵归纳型笔记: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列出提纲;⑶感想型笔记:通过人事景物写出体会;⑷评价型笔记:评价书中人物、观点和写作技巧。教师要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周做两篇读书笔记,提示记清所读的书名、日期。

 

4.使用读书记录卡

 

在阅读中,学生见到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断,有了临时触发的感想,可以使用读书记录卡记录下来。

 

表3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卡

 

班 级

 

姓 名

 

阅读时间

 

书名、作者

 

内容简介

 

美文摘录

 

疑难问题

 

感想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