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潘春霞)
发布日期:2013-12-14   点击次数:    作者:潘春霞  来源:

 

内容摘要:三、方法标准评价凡事皆有个“度”, 课外阅读也是如此。掌握好分寸, 谓之适度, 有益而无害; 失去控制, 谓之失度, 有害无利。具体说来, 要掌握好“四度”。
( ) 量度。事物均有个限度, 过则滥, 少则不足。既不能认为教师只要教好教科书, 学生只要学好功课就行, 也不能认为手不释卷多多益善。要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能力、兴趣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的掌握。因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辅之适量的课外阅读, 才能促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激发阅读兴趣, 才能不断增强阅读能力。因此要规定学生按时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 一般我要求小学高年级达到每天一千字左右, 每周一份小报或一份童杂志) , 要争取家长积极配合, 共同安排好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和数量。既防止学生贪玩厌读, 又防止学生过份恋读, 影响休息或松懈了功课。教师要对每位家长给孩子订阅、购买的课外读物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这样才能在注意个体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又给学生提出不同的数量要求。还要当好媒介, 帮助学生交换订、购书刊, 组织他们交换读物, 以弥补阅读量的不足。同时教育学生懂得用眼卫生常识,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定期检查阅读情况, 可通过举办故事会、重要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发现囫囵吞枣、贪多嚼不烂等弊病。
( ) 深度。随着小学生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理解能力的增强, 对他们的课外阅读指导也要逐步提高要求。首先要掌握读物内容的由浅入深。因此教师如能对订阅的少儿报刊杂志、新华书店
出售的儿童读物的阅读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家长和学生把握读物的深浅, 得到恰到好处的效果。其可配合课堂教学, 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同步训练, 由最初只要求口头简单复述课外读物内容到演讲比赛, 到书面复述, 最后记读书笔记。对记读书笔记的要求也要循序渐进。开始能按老师提出的不同要求( 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 描写景物、天气的等等) 准确地分类摘录词、片断, 继而能给阅读的文章分段, 写段意, 归纳主要内容, 总结
中心思想, 最后写读后感。读后感又可配合教科书的阅读要求谈写作知识方面的心得和思想认识方面的收
获等。
( ) 向度。课外阅读指导中要有意识地导向,即按老师意图限制性选择读物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和欣赏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阅读污染。有如下几种选择限制: 1.体裁限制, 即布置学生按学过的体裁分别选择课外读物中的古诗、童话、寓言、说明文以及记叙文中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不同类别的文章阅读, 领会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2.写人方面的限制, 即根据学过的写作知识去选择如抒情、写景、议论、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象征等有关文章、片断阅读, 以了解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的变化等。3.内容限制, 即选择命题相同( 如同一人, 同一事、同一物, 同一景等) 但选材角度不同的文章比较阅读, 集思广益, 提高思维的广阔性, 从阅读中领悟写作真谛。以上所谈主要是知识性方面的向度, 另一十分重要的是思想性方面的向度。课外阅读中并非全是开卷有益, 应高度重视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对高年级学生更要加强这方面的检查督促, 防止学生迷上惊险武打小说或误入黄色禁区。我除了正面教育引导学生选择书籍, 随时掌握儿童读物信息, 推荐介绍好书给学生外, 还经常告诫家长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动态, 杜绝阅读失控现象。
( ) 广度。“向度”和“广度”是一对并不相悖的概念。前者注意了阅读面的清洁性, 后者则注意了阅读面的营养性, 它们共同维护了小读者思维的健康发展。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一文中谈到怎样读书的问题时提到:“ 不要只看一个的著作”;“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了阅读面的广度。为此他还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时除看故事外, 还应提倡他们看些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配合阅读举办“祖国真可爱”、“生活小常识”、“国内外大事知多少”等专题活动来让学生交流阅读所得, 通过对他们表现欲的满足来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此外, 我们还可以从读书笔记中了解学生的阅读面, 并通过每周的“阅读信息交流”影响其他同学, 借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不断扩大阅读面。
——选自 王芳 《浅谈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1
 
学习心得:
这段文章节选自《浅谈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作者王芳。整篇文章从“习惯评价标准、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认真阅读了全文,我认为第三方面让自己受益匪浅。
上述“四度”是有机的整体, 不能分割。应持之以恒地在课外阅读指导全过程中恰当、灵活地掌握、体现。只要教师指导适度, 就能和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生动、活泼,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知识更加丰富。课外阅读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阅读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 阅读兴趣的浓厚程度, 进不同的指导和评价, 从而激励孩子爱读书,多读书, 读好书, 会读书,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