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家长参与,多元指导
潘春霞
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素质普遍提高的今天,让家长参与批改是完全行得通并深受欢迎的。如果说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孩子得到的是粗线条的指导,那么让家长参与批改,辅导就有粗有细精彩纷呈了。但让家长参与批改前,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它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一味地批评只会使孩子茫然无措。但在发掘“闪光点”赏识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否则孩子会变得自大无知。
2.批改和导读相结合。导读就是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其实,导读是批改的前奏。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高低不一的,在批改时难免会提出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让孩子看一些优秀作文选,让家长做孩子看书的监督员,不但可以督促孩子看书,还可以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作文的要求,在批改中根据孩子的实际和习作题目的特点,提出合理的详细的建议。这样做,不但为家长参与批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而且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解决了“课外阅读”任务检查起来比较困难这一实际问题。此外,由于家长水平的不均衡,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批改空间。他们可以在作文本上精批细改,也可以只写上几句评语,还可以口头批改,最后签上自己的姓名表示已经看过……但家长中难免有工作很忙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 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是辅助性的,不能作硬性规定。在开放的作文评改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
的情感因素,挖掘每位学生习作的个性优点。无论是教师的口头评述,还是书面评语,或是学生间的互相评改,都要用“情”去评、去改、去交流。要努力张扬每篇文章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