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更多>>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11月份研究小结 12-17
10月份小结 12-17
学期研究小结 12-17
十一月研究小结 12-17
十月研究小结 12-17
  最新文章
1月理论学习 李春香… 01-15
九月份理论学习吴兰芳… 10-06
十二月研究小结 12-22
触摸童话阅读脉动,体… 12-21
《小猪唏哩呼噜》课外… 12-18
踏实认真 扎实有效 12-17
研究课教案4 12-17
研究课教案2 12-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提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案例
如何上好读书课(刘娟萍)
发布日期:2013-12-15   点击次数:    作者:刘娟萍  来源:

 

如何上好读书课
面临的问题:
开展读书课已经一年有余,以班级合作读书计划、家庭必购书及图画书的集体阅读为三大支点,开展全民阅读。在阅读工程的进行中,我发现,班级中好读书的风气正在慢慢形成,但仍有个别孩子不能认真的阅读图书,尤其是读字比较多的书籍时。这说明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并没有协调发展,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冗余负担帮助学生持之以恒的读书是当前紧要解决的问题。
读书课的目标:
会读书(能阅读浅显的读物,能用心思考图画书的含义)
读好书(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能分辨书籍的作用)
好读书(能以读书为最喜欢的事情之一,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终生读书(奠定终生阅读,终生学习的观念。)
读书课的内容:
1、交流整本书的内容,
2、读绘本,谈感受,
3、好书推荐(交流会)
读书课注意事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因此,教师 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一些青少年读物,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课下的师生互动亦很重要,可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述著名作家的奇闻轶事,讲文学典故,讲历史故事。学生对这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往往会渴求有更多的了解,那么阅读相关的作品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功利意识,应该让学生博览群书,这样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更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只有我们老师淡化了阅读的功利色彩,学生的阅读才有了自由,他们才会注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这正是语文教学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期待。
2、创造读书的氛围与条件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是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一句诗。这句诗也可以反过来说,图书馆应该是天堂的模样。在美国,许多家庭在孩子一出世,父母们便在孩子的摇篮里摆上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画书。起初,孩子们用嘴咬、用手撕,口水弄湿了书页,只把图书当成了一般的玩具。以后当孩子稍大些父母便开始用夸张的语调照图书讲故事。天长日久,孩子渐渐地对图书产生认识。随着长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向父母要玩具、要零食。这时,父母们就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去逛书店、图书馆,使孩子的物欲趋向于图书的方向;同时在节日和孩子的生日买一些好书送给他们,尤其对已有读书能力的孩子,更要如此。
创造读书的家庭环境,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父母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尽量读书,久而久之,孩子也觉得书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先去书店。希望孩子爱读书、知勤奋,当家长的只有身体力行地带头读书看报、着力营造家庭的书卷气,方可对孩子产生有效的影响。作为父母不妨每天晚上或其他时间,读一点书、一点报或当孩子安静下来,耐心地在他身边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这将比一味的督促、强制有效很多。
定期购书是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可以一周一本,可以一月一次。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材料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并对具体的图书种类加以鉴别和选择。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书能力有差异。 3 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画书; 3 6 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 7 10 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 10 13 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 14 16 岁孩子的读书倾向于思维、发明、论证、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
3、升华读书的深度与广度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广度和深度都有长足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付出努力,如果能营造比较好的阅读氛围,效果会事半功倍。 
第一,关于广度阅读。
书要读得多,要读得杂。曾有一位学生家长和我说过,她的孩子之所以成绩越来越好,不是参加很多培训班,也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靠阅读。阅读不是单纯地读文学类的书,而是涉及很多方面,读得杂,读得多。就像宋真宗赵恒在《劝学诗》中提到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样,书中有你想要的一切。
但是,读得多不是指单纯的字数多,衡量孩子读书广度,不能只统计孩子读了多少万字,还是要把关所阅读书籍的种类。为孩子做参谋,帮孩子寻找他感兴趣的书,找对能力发展、思维发展有帮助的书,对品格养成,陶冶性情有指引的书……   
第二,关于深度阅读
作为老师我们要提倡深度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手机阅读、电子书、一句话微博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继而进入小学生的阅读世界,手捧书本,深度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恰恰深度阅读是提高学生学识和培养理论思维的重要形式。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现,孩子们阅读只求简单快乐,稍深奥一些就跳过、放弃。所以一本马小跳可以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不是说马小跳系列丛书不好,而是它所反映出来的阅读层次适合中低年级,高年级的孩子应该有更高更深的阅读目标,而这个目标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把好关的前提下,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的。对于孩子的课外书,家长和老师要把好关。这个把关不是指定,而是有意识地去影响孩子,读什么书好,读什么书合适,让孩子自发地觉得这个书不错。强加给孩子,逼孩子读我们选择的书肯定不行。复旦教授邓正来说过:读书只是一种兴趣,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它不需要我们常说的坚持认真,因为这应该是孩子内心的需求,他需要这本书。如何让孩子需要这些书,自发去读书,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来想办法,没有教条式的方法可以参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对于孩子喜欢但较难读懂的书,我们老师要在阅读指导课上加强指导,引导孩子利用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上下文间的联系等来帮助阅读,还可以开个小型阅读讨论会,大家来议论议论,三人行必有我师,问题肯定能顺利解决。
4、读书节的开展
5、班级刊物,文学社的成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