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一个月又将过去了。课题方面,本月中,我重点学习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并做了相应的读书笔记。我还上了一堂课题研究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短篇童话精选》。现将本月研究小结如下: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我了解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我们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通过学习《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我知道了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本月,我还上了一节课题研究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短篇童话精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情节性较强且篇幅不太长的故事,因此,就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短篇童话精选》。书中的童话虽然短小,但给人留下的思绪却是绵长的。整节课,我设下的目标主要有三:1、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3、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并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来引导他们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为实现这三个目标,我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来达成:我先从名人名言中引出“书”的重要性,并通过学生平时读书的收获进行交流,以小榜样促读书,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然后引入书目《短篇童话精选》,在这里,我教会学生看一本书并不单单只看书的内容,其实书的封面、目录同样能让我们有所获。接着,结合平时我们学习课文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留下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获,体现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与成功。然后在奖励中听故事,同时留下结尾让学生想办法,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再一次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在拓展延伸中,在愉悦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并强调课外书需在什么时间进行阅读才是最佳的。这堂课课堂层次清晰,结构紧凑,预设的目标基本达到。但在精读故事《狼和狐狸》,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所写的感受也是比较表面与显浅的,这还需要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与实践中去学习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