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摘要:
低年级学生面对阅读题目时总是感觉特别困难,无从入手。这是由于他们识字较少,分析能力不足等很多因素阻碍造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想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要学生多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领悟其思想感情。
学习心得:
首先,重视识字,扫清字词障碍。(1)培养学生预习,养成课前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就要提出明确要求,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注上拼音,拼读音节,然后读课文。(2)利用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制作形象的生字卡片,把生字写在图片的后面,在课堂上采用拼图、猜谜、你说我猜、开火车等形式进行趣味识字。
其次,重视朗读训练,体会情感。(1)让学生充分读,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2)阅读时抓好词语和句子的朗读,养成连续词的习惯,注意轻重音,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充分调动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难点,特别受到方言影响较大的学生,遇到舌尖音的,前后鼻音的词语,要求他们予以重视,不断解决读音上存在的问题。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慢慢达到了流利、有感情。
第三,重视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1)借助画画,使词语形象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借助生活实践理解和运用词语。比如:《黄山奇石》第三自然段中的“陡峭”一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然后再在黑板上画出陡峭的山峰的简笔画,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2)阅读时读准词语和句子后,让学生明确每个自然段都是由句子组成的,要数出每段有几句话,懂得每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把词与词,词与句联系起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比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阅读中先要求学生数数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通过熟读句子便知道第一句是讲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第二句是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然后整个自然段是讲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
最后,通过理解短文的内容进一歩去领悟出文章的思想感情,例:《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黄山的奇石,展示黄山的美景,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总之,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只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尽量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捂、长文短教、深文浅教。让学生在熟读短文的基础上理解短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