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少慢差废”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最有效地扩大知识的含量,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便成为所有从教者研究的课题。而根据实际的需要,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点的教学的同时,应该要同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这一途径,我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从中也得到了一些收获。
一、拓宽教学范围,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母语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汉语拼音是汉语言文字的一个特殊种族,是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基础。而汉字的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首要“路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道关隘,非常重要。可是单纯的拼音教学是冗长而又枯燥的,面对学生无趣的表情,听着他们不断重复的唱读,我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适当的扩展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即让学生提前接触词语和句子,提前进入说话训练并适当扩充知识面。
1、充分利用音节和语境图进行说话训练。如在教学整体认读“yi wu yu”时,教材中配有插图,图上分别画着:树杈上挂着一件衣服,一条鱼在水里游,一个小女孩在跳舞,于是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后,我指着图编了个顺口溜,让学生跟着读:yi yi yi 考试我要拿第一,wǔ wǔ wǔ小朋友们一起来跳舞,yǘ yǘ yǘ可爱的小猫爱吃鱼,边读还边让学生比动作。这样,这些音节就变得可爱生动,容易掌握了。再如教学“rè chá”这个音节时,我问:“小朋友,你想给哪个同学送上一杯热茶?”学生纷纷回答,接着再让学生端着一杯热茶进行简单的表演,并对他想送的人说一句话:“×××,请喝一杯热茶。”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掌握了“rè chá”的读音,并学会了一句初步的交际语言。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音节口头造句,如教“wǒ”,可让学生说:我叫( );我是( );我爱( )。
2、在有效控制课堂时间的前提下,有机地渗透相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如教学“fù nǚ”这一音节时,可引出“三月八日是妇女节”,这样学生即学了这个音节又知道妇女节的时间,一举两得;又如在教另一个音节“zhī liǎo”时,我告诉学生“zhī liǎo”也叫蝉,并让学生讲讲有关知了的小知识。有学生说:“听到知了叫,就知道夏天到了。”有学生说:“蝉有好几种,有大的,有小的。大的颜色有点黑,小的颜色有点绿。”有学生说:“蝉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最后一个学生说:“蝉是通过拍动翅膀下面有个像小镜片的东西而发出声音。”当他讲完这个小知识后,全班的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投以羡慕的目光。我立即表扬了这个学生,并让他向全班同学介绍,他的知识是从哪里得到的?他说:“是看书知道的。”于是就从那天开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进行课外阅读且热情高涨。
一个简单的词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但教师有意识地扩充了它的内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产生了读书的兴趣和较浓厚的求知欲望,学生得到的已远远超过了所学的知识。教完汉语拼音后,我就让学生用所学的拼音拼读出自己的姓名和全班同学的姓名。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马上应用,他们感到高兴,有趣,就会越学越爱学。这就说明了,对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加以适当的扩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又是提前培养阅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内外协调,鼓励、指导课外阅读。
所谓“内”就是教材中的课文,“外”指的是课本外的内容。课外阅读中有很多与课本知识相吻合的内容,有童话、神话、寓言故事等。教材中所选课文的主题基本上都在这些故事中有所体现,但除了主题之外,故事情节或其它诸如语言的方面却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可用课文中没有的知识作补充。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的主题就是指雷锋精神和我们在一起。在教学课文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去读一些关于雷锋的故事或日记。在上课时我再介绍雷锋生前的一些事迹,这样学生就能更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中心,然后小组再讨论:“你打算怎样学雷锋?学雷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等”。这样,学生通过对雷锋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雷锋的感情更加深厚,使学生在朗读时更能读出课文所要表现的情感,既巩固了感情朗读的方法,同时再一次地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三、适当渗透,帮学生积累词汇。
四字词包括成语和人们的约定俗成的类似成语的四字词,这些词精炼而又意蕴深远,学生有时难以理解。但是,成语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瑰宝,绚烂夺目,几乎每一个成语的出处都有一个美妙的故事,应该适当渗透给孩子,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或是接受了之后理解。而对学生进行渗透,帮学生积累词汇,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是老师跟学生交谈时可适当应用四字词。如:“上课时,请同学们不要在座位上“东张西望”,要“全神贯注”地听课。
二是学生组词时如果出现四字词,不要轻意放过,要稍作讲解。因为组这个词的孩子极有可能对这个词语有所感知,可以让学生先来讲一讲,这样鼓励了这个孩子的,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触动,激发他们多阅读。
三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提炼四字词。四册教材有一幅语境图,图的大意是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讨厌他。当我在教学生字词“欺负”时,我先让学生用“欺”字组词,这时就有学生说:“欺人太甚。”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同学。这时我又请这位同学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试着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学生回答完教师再对这个词语进行解释。这样这个成语一定会连同这幅生动的图画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此外,我们还可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帮助孩子做好课外阅读,教会学生读完一本书便做好记录,当孩子看到自己所读过的书名一个叠一个,成为长长的一串的时候,他们心中一定会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成就感会使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能更好地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