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课课练”怎么练? 06-26
学期研究计划 04-01
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04-01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 02-25
研究计划 01-08
各种运球 01-08
原地肩上单手投篮 01-08
研究小结 01-08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课课练”活动水平的研究>>研究计划>> 学期研究计划
学期研究计划
学期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16-04-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玉香

 

学期研究计划
本学期研究重点是创新体育课堂“课课练”,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我通过课堂尝试,总结,认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即“课课练”时,应从学生的练习兴趣入手,丰富“课课练”的内容、形式,合理安排好“课课练”的运动负荷,运动时间,科学合理的实施练习,确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创新“课课练”的内容
“课课练”的内容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等情况综合考虑。既有传统的发展身体基本素质的耐力、灵敏、柔韧、速度、力量等内容,还要有结合新兴运动技能掌握的体能练习内容。既要有借助传统器材开展的内容,还要有结合新型体育器材设备开展的内容。例如:一堂技巧课,布置了很多垫子的场地,在“课课练”中,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场地练习前后左右跳垫子,锻炼下肢力量,使整堂课既锻炼到了腰腹,也锻炼到了下肢。或者绕垫子开展耐久跑练习,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深蹲跳”和“半蹲跳”这两项练习是比较枯燥的,学生重复的练习,往往动作的力量一次不如一次,达不到身体练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接住自抛的气球,利用气球下落慢以及不可预测的下落轨迹,来增加学生滞空的时间,提高运动的强度。
同时从身体锻炼全面性的原则出发,“课课练”的内容尽量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互辅助。例如:投掷课,主要锻炼的事学生的上肢力量以及腰腹力量。在设计“课课练”的练习时就应该安排下肢力量为主的练习。一堂耐久跑的课中,“课课练”就可以选择一些柔韧性的练习,从而可以拉伸韧带,同时也达到了放松的目的。
二、创新“课课练”的练习形式
“课课练”要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组织形式,将传统练习内容与现代运动技术相结合,多安排竞赛性,游戏性的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例如:高抬腿、仰卧起坐等,一般这种练习都有一些强迫性,学生显得很无奈,但又不得不执行。教师可以将这些练习内容柔和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把呼啦圈放在地上,结合踩圈进行高抬腿练习,使其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乐练,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仰卧起坐练习也是“课课练”经常练习的内容,但是以往的练习是通过计时间、计数量,比较枯燥,同时两个学生一组,其中负责辅助的学生没有参与练习,这样一来,本来时间就比较少的“课课练”就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了。所以教师可以在球类课上,开展两人一组仰卧起坐接球比赛,一位学生通过仰卧起坐完成一次接球,同时向不同方向抛出球,另外一位学生通过接住不同方向的球来锻炼反应和灵敏素质。
“课课练”的练习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进行练习,例如:蛙跳8米接仰卧起坐30次接50米快速跑等,把不同的素质练习组合在一起,通过组合提升了练习的趣味性,同时也锻炼到各项身体素质。
三、合理安排“课课练”的练习时间和时机
“课课练”的练习的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样既不会过多的占用技能教学的时间,也不会缺少锻炼的时间。在练习的时机安排也要灵活机动,要注意把课堂学习内容中技术难度较大的分解动作,安排课的前面,作为专项辅助练习,这样既锻炼身体,又为学习主要内容服务。而学习内容的技术难度不大,就可以在课的后面部分,通过游戏、竞赛进行。例如在足球的运球教学过程中,安排分组运球比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进一步巩固技术,同时锻炼了身体。
四、循序渐进“课课练”的运动负荷
身体练习的运动负荷要注意循序渐进,特别是在“课课练”时,运动对象又是青少年,更因注意运动负荷的控制。同时也是需要有合理的运动负荷的刺激,既不能运动量过小,没有什么运动负荷刺激,让“课课练”流于一种形式,也不能运动负荷过大,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造成运动损伤。例如:在俯卧撑练习时,一般教师直接命令式的每人完成20次,这样学生练习单调,积极性不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每两个人相对做,两人相互比比谁做的多,如果做不动的同学就可以起来,这样,既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同学都“吃的饱”,又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挑战自我体能,达到了“课课练”的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