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课课练”怎么练? 06-26
学期研究计划 04-01
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04-01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 02-25
研究计划 01-08
各种运球 01-08
原地肩上单手投篮 01-08
研究小结 01-08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提高“课课练”活动水平的研究>>研究成果>> “课课练”怎么练?
“课课练”怎么练?
“课课练”怎么练?
发布时间:2016-06-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陆永新
(1)怎么练应该结合具体的学段和水平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现有水平。内容安排多样性,教学手段灵活性,教学方法趣味性,内容安排合理性,运动负荷适宜性,既不能运动量过小,没有什么负荷刺激,让“课课练”流于一种形式,也不能运动负荷过大,时间安排过长,这样就可能造成喧宾夺主,掩盖了主教材的角色。或者是运动量过大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也是不科学的。 (2)“课课练”的组织形式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课课练应采用小型多样、简单易行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组织教法、学法要多样,以提高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是所有的素质练习都需要教师运用游戏、比赛、情景等,一些灵敏、速度的素质练习本身趣味性就很强。但也有将素质练习融入到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将身体素质的练习与技能教学相结合,不仅技能教学不会显得那么的难,连素质练习也有了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重点组织集中练习。集中练习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在课的准备阶段出现,以活动学生身体,唤醒学生的身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目的的活动。另一种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的“课课练”内容,它可以安排在课的中部或结束部分,它是在教师的设计和监督下,学生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在确保一定量的基本上进行自由选择的练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重视区别对待。 ⒋掌握“练到什么程度”是保障 “课课练”练到什么程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个体差异,避免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让练习更具针对性。同质或异质分组,区别对待,以便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运动负荷适宜性,既不能运动量过小,没有什么负荷刺激,让“课课练”流于一种形式,也不能运动负荷过大,时间安排过长,这样就可能造成喧宾夺主,掩盖了主教材的角色。或者是运动量过大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也是不科学的。 “课课练”不能只讲形式,不讲效果,要防止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倾向。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课课练”的研究,不断摸索总结“课课练”在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安排合理的时间、采取简洁的形式,设计有效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课练”,努力提高“课课练”的实效性。 ⒌讲究“练的时间”是条件 “课课练”的时间安排也是需要研究的,我们认为安排在课的哪个阶段和安排多少时间同等重要,有的教师认为5分钟、有的教师认为10分钟、还有的教师认为应该安排15分钟,这些说法都体现了体育教师对“课课练”的理解。一般来说,“课课练”的时间安排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要根据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一般不少于5分钟、不超过15分钟。 唯有如此,才能让“课课练”成为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程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