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16年9月12日中午11:50 会议地点:张春方四楼办公室
参加对象:王 萍 陶 欢 李 娟 赵文娟 张志清 路燕芬 刘雅玉 董晓红 陈明珠 潘春霞
钱春霞 蒋青月 张春方
会议内容:
1、学习课题方案,了解本课题研究内涵实质。
◆ 课题名称: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用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语言学,与语义学相对,是专门研究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语义学中的语义达成交际目的的学科。其基本特征是:1、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于语言的实用;2、语用学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肤浅学习不同,更加强调关注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批判性地学习,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的完整含义,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主要指对教材文本的深度阅读、深度理解和规范语言的有效习得及灵活综合的运用,同时也包括基于现实生活的语言应用中的深度学习。
语用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指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在引领学生深入领悟文本蕴含的思想和价值的基础上,更要充分关注语境,深入品悟和尝试语言不同情境下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最终逐步习得、形成根据语境的需要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明显强化了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研究,涌现了许多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经验与案例,具体散见于各类教育教学杂志,如商德远的《由“学课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小学语文教学》2012年16期),王一娴的《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思考》(2013年 第1期《小学语文教学》),李作芳的《关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几点思考》(《小学语文教学》,2013年07期),李怀源的《单元整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新体系》(《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09期),沈小兰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例说》(2014年第9期《语文天地•小教版》),张海琼的《浅谈如何把握课标理念精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俪人:教师》2014年 第21期)等,综观这些观点与论述,应该说,在观念认识上都已充分到位,即语文学习应注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实践操作上也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不足也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
⑴缺乏系统性。很多做法,基本都只是根据文本内容,觉得那儿可以进行一下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了,于是便设计一个运用练习练习一下,既缺乏系列,更缺少层次和过程,以致于相应的运用学习呈零打碎敲状,效果很不明显;⑵针对性不强。很多时候,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练习时,大多没有注重让学生先充分明确相应的运用要求和规律,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运用练习,由此就使得相应的词、句、段和篇的运用常常仅只是练了而已,学生由于没有经历充分的迁移运用过程,以致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没能得到实质性提高;⑶很少关注语境,尤其是缺少对文本特定语境下表达特色的品悟以及类似语境下语用活动的特意创设,因此学生明显缺少身临其境地运用语言的体验和经历,以致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相对较弱。
上述三种现象的存在,就使得相应的语文学习活动程度相对过浅,影响了学习效果,而深度学习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还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语用学又是专门研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学科,因此,以语用学思想为指导,从语用学的角度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相关语言文字,并逐步习得、形成根据语境的需要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弥补当前小语教学之不足,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研究目标
⑴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套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策略,以引领本校乃至本地区语文老师切实践行新课标理念。
⑵通过研究和实践,以探索语用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途径为抓手,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培育学校教学特色,提高学校课程实施水平。
⑶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同时促使学生在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也有较大发展。
⑷通过研究和实践,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 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鉴于本课题研究的是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因此侧重点主要在小学中高年级,尤以高年级为主。
⑴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研究。主要是充分理清语用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实质,它有什么本质特征,与一般意义上的小学语文学习到底有什么区别。
⑵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研究。既然是深度学习,又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因此,相应的目标就与一般的语文学习会有所不同,由此,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基于语用学理论、课标的学段目标与学生实际三个维度相机确定,不同的年段目标怎样确定及相应的系列怎样,就需要研究。
⑶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容研究。着眼于语用学视野下的深度学习,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根据深度学习的目标,针对不同年段、不同文体的文本,选择教材中相应的适合内容,开展深度学习;二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以单元为单位,对相应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增补;三是联系学生生活,根据确定的目标拓展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展深度学习。
⑷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主要是在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及表达之妙,更要巧妙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学会相应的表达。具体分三个角度展开研究:在操作层面,更多地关注学习内容相类语境的创设,以及这些相类语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在理解层面,要丰厚品读途径和内涵,以体会到相应的表达之法;在交流层面,注重让学生依托学习进行创意表达,以迁移习得实际的语用能力。
⑸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评价研究。对语用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评价,除了需要关注日常小学语文学习的常规要素之外,主要是侧重于语用点的设计与选择、语境的创设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语用技能体验与习得的实效等的评价。
◆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6、5—2016、6月)。主要是采用调查研究、自主学习思考、文献研究、专家指导等方式,论证并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撰写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6、9)。主要是采用全校老师自主申报的方式组建课题研究组;制订课题实施计划,确定分阶段研究任务及责任人;通过文献研究、专家指导、理论学习等方式,初步理清语用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意义,搜集整理省内外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全面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16、10—2018、11)。主要是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自主探索、案例分析、专家指导、观摩研讨、经验总结等方式,分年段分内容开展研究,并分别形成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录像课例、教学案例、课题论文等成果。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8、12)。主要是采用经验总结、专家指导等方式,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 预期研究成果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阶段成果(限5项)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
|
论 文
|
2016.12
|
张春方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评价表
|
评价表
|
2016.12
|
蒋青月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选
|
论 文
|
2017.06
|
路燕芬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论文选
|
论 文
|
2017.10
|
陈明珠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案例选
|
案 例
|
2017.10
|
张志清
|
|
最终成果(限3项)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8.12
|
张春方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论文选集》
|
论 文
|
2018.12
|
陈明珠
|
|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案例选集》
|
案 例
|
2018.12
|
张志清
|
2、研究的初步分工:
根据课题方案设计的内容,实际主要是研究内涵、目标、内容、策略和评价五块。虽然整个五块内容的研究实际是一个整体,只有明确了内涵,才能根据内涵确定目标,确定了目标,才能围绕目标选择相关内容,选择了内容,怎样达成目标,就必须选择相应的策略进行实施,整个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策略的实施好不好,必须要设计相应的评价表予以评价。
也正因此,所有的成员对所有的五块内容都是必须进行研究或实施的,特别是需进行相互配合和支援的,下面的分工只是相关内容风分工人员重点负责组织进行框架设计、资料汇集等。
内 涵:张春方 目 标:陈明珠 内 容:张志清 钱春霞
策 略:路燕芬 陶 欢 李 娟 赵文娟 刘雅玉 董晓红
评 价:潘春霞 蒋青月 王 萍
其中,蒋青月、潘春霞、钱春霞本学期还要完成各自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陈明珠要进行电教课题的研究,相对可能要辛苦一点。
3、课题网站板块:
课题概况 活动简讯 方案计划 理论学习 研究心得 研究成果 评估结题
课题概况(组织、文件等)研究心得(研究小结、总结等)研究成果(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系列目标、系列内容等)
4、需完成任务。除重点研究完成分工研究任务之外,每学期:需至少上传2篇理论学习材料;制订1份学期研究计划;至少撰写2篇每月研究小结和1篇学期研究总结;上1次课题研究课,并完善相应的过程材料;撰写1篇课题研究论文。
5、当前任务:进一步研究学习方案,力求能理解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实质;思考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等网站建好后,我会撰写一个模板,让大家参考撰写),下一次课题组会议再具体讲要求;9月份完成1篇学习研究心得,即1篇每月研究小结。
6、相关事项:因本课题为常州市备案课题,按计划,必须要9月份举行开题论证活动。同时,明年9月份还要接受中期评估。
7、推荐阅读:《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语用策略》刘森林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2016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