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第二次会议纪要(含总体实施计划和本学期实施计划)
--
发布时间:2016-1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春方

 

课题组第二次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6年10月26日下午16:15               会议地点:张春方四楼办公室
参加对象:王萍  陶 欢 李 娟 赵文娟 张志清 路燕芬 刘雅玉 董晓红 陈明珠 潘春霞
钱春霞 蒋青月 张春方
会议内容:
    一、《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总体实施计划
(2016年9月—2018年11月)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探索出相关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策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促使学生在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也有较大发展;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特别是第一个目标,探索出相关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策略。
和研究内容:对语用学基本观点和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文献研究;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内容研究;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方式方法研究;语用学视野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语用学基本精神和深度学习的目标追求,改进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评价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2016年9月—2017年1月:完成第一块研究内容;第二、三、四块内容中的“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深度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初步制订出相关的评价表,即立足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价和立足深度学习的观察评价表,并进行初评。
具体分工:
◆ 张春方重点负责第一块内容研究,最终成果体现:1篇论文。
◆ 陈明珠重点负责“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这一研究时段以五年级为主、一年级为辅,选择确定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研究,最终成果体现:1张内容列表及具体内容;与内容对应的系列目标。
◆ 张志清、钱春霞、陶 欢重点根据选择的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研究,路燕、董晓红、李 娟、刘雅玉、赵文娟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最终成果体现:每人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 蒋青月、潘春霞、王萍重点进行相关的评价表设计,最终成果:相关的评价表。另:潘春霞、钱春霞、蒋青月结合自身所任年级选择部分内容开展策略研究,具体成果:每人也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2017年2月—2017年8月:对第一块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完成第二、三、四块内容中的“在语言运用中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深度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评价表并进行评价。具体分工:
◆ 陈明珠重点负责“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这一研究时段仍以五年级为主、一年级为辅,选择确定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研究,最终成果体现:一张内容列表及具体内容;与内容对应的系列目标;目标内容选择策略的论文。
◆ 张志清、钱春霞、陶 欢重点根据选择的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研究,路燕芬、董晓红、李 娟、刘雅玉、赵文娟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最终成果体现:每人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深度学习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相关论文。
◆ 蒋青月、潘春霞、王萍重点对相关的评价表进行完善,并初步总结相关评价设计及实施的策略,最终成果:完善的评价表。另:潘春霞、钱春霞、蒋青月结合自身所任年级选择部分内容开展策略研究,最终成果:每人也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2017年9月—2018年1月:接受中期评估;进一步加深对第一块内容的研究;完成第二、三、四块内容中的“在反思和追问中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深度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评价表并进行评价。
◆ 陈明珠重点负责“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这一研究时段以六年级为主,二年级为辅,选择确定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研究,最终成果体现:一张内容列表及具体内容,与内容对应的系列目标,目标内容选择策略的论文。
◆ 张志清、钱春霞、陶 欢重点根据选择的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研究,路燕芬、董晓红、李 娟、刘雅玉、赵文娟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最终成果体现:每人至少1篇的典型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深度学习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相关论文。
◆ 蒋青月、潘春霞、王萍重点对相关的评价表进行完善,并进一步总结相关评价设计及实施的策略,最终成果:完善的评价表;设计及实施评价的相关论文。另:潘春霞、钱春霞、蒋青月结合自身所任年级选择部分内容开展策略研究,最终成果:每人也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2018年2月—2018年8月:对第一块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完成第二、三、四块内容中“其他深度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深度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评价表并进行评价。
◆ 陈明珠重点负责“其他深度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这一研究时段仍以六年级为主、二年级为辅,选择确定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研究,最终成果体现:一张内容列表及具体内容;与内容对应的系列目标;目标内容选择策略的论文。
◆ 张志清、钱春霞、陶 欢重点根据选择的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研究,路燕芬、董晓红、李 娟、刘雅玉、赵文娟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最终成果体现:每人至少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深度学习及教师指导策略的相关论文。
◆ 蒋青月、潘春霞、王萍重点对相关的评价表进行完善,并最终总结出相关评价设计及实施的策略,最终成果:完善的评价表,设计及实施评价的相关论文。另:潘春霞、钱春霞、蒋青月结合自身所任年级选择部分内容开展策略研究,最终成果:每人也至少撰写1篇典型的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2018年9月—2018年11月:对所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迎接结题鉴定。具体分工:
张春方负责撰写研究报告,陈明珠负责编撰论文集,张志清负责编撰案例集,其他成员完成结题所需的各成员必须完成的资料总结、汇总和收集。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组
2016年10月12日
二、《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学期实施计划
(2016年9月—2017年1月)
1、根据本课题实施总计划的安排,本学期需完成的任务是:
完成第一块研究内容、第二、三、四块内容中的“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研究的目标内容选择、相关学习策略和教师指导策略和初步制订出相关的评价表,即立足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价和立足深度学习的观察评价表,并进行初评。具体分工:
◆ 张春方重点负责第一块内容研究,最终成果体现:1篇论文。
◆ 陈明珠重点负责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目标内容选择,这一研究时段以五年级为主,一年级为辅,选择确定相关的目标内容进行研究,最终成果体现:一张内容列表及具体内容,与内容对应的相应目标库。
◆ 张志清、钱春霞、陶 欢重点根据选择的目标内容进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研究,路燕芬、董晓红、李 娟、刘雅玉、赵文娟重点进行相关的教师策略研究,最终成果体现:每人至少撰写1篇的典型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 蒋青月、潘春霞、王萍重点进行相关的评价表设计,最终成果:相关的评价表。另:潘春霞、钱春霞、蒋青月结合自身所任年级选择部分内容开展策略研究,具体成果:每人也至少撰写1篇的典型教学设计和1篇教学案例。
2、具体安排:
 九月份:
组建课题组;构建课题网站;召开课题组期初会议;举行开题论证;学习课题方案,深入领会课题实质,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
十月份:
继续学习课题方案,领会掌握课题实质,撰写学习心得,并上传课题网站;撰写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并上传课题网站。
十一月份:
举行“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这种深度学习方式的课例公开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每人撰写1份这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
十二月份:
再次举行“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这种深度学习方式的课例公开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每人撰写1份这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撰写对这种深度学习方式的研究理解,并上传课题网站。
一月份:
举行理解本课题研究内涵的研讨会;对本学期研究进行总结,上传学期研究总结;完善完成本学期的研究任务。
2016年10月12日
三、个人学期研究计划格式
标题:××学期研究计划 第二行:(2016年9月—2017年1月)
9、10、11、12、1月份,每个月分别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成果是什么,如果能写出怎么做将更好。
最后写日期:2016年9月20日
四、本学期应完成的任务。
1、按要求积极参加每次课题研究活动;2、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上传至少两篇理论学习材料,格式:文章题目+(姓名);3、撰写3篇研究小结,格式:姓名+()月十研究小结;4、完成围绕课题研究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各1篇,格式:课题+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姓名);5、撰写1篇课题研究论文。
五、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方案)
◆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用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语言学,是研究在一定语境中语言的使用,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含意义,以及可能产生效果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精神是:1、语用学研究语言文字符号的意义及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用法,乃至不同的表达效果,侧重于语言的实用;2、语用学注重语言本身的使用,以语言为基本的要素,讲究语言的组织与驾驭,特别在乎语言在特殊环境里的特殊表意效果,讲究语言规律的内在探索。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意义上,学习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是能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学习者不是把信息作为孤立的、不相关的事实来接受或记忆,而能在阅读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批判地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并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语用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在语用学基本精神的引领下,着眼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运用恰当合理的深度学习方式方法开展的语文学习活动。
◆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关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虽然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是个应然和必然的命题,因为,第一,语文是肩负文化传承重任的母语教育,语文的学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必然要关注文本深度意义的阐释和语言表达的深入品味和习得;第二、小学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语文教学既要适应他们,更应提升他们。老子说过,成熟的有智慧的圣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儿童一致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皮亚杰在探讨儿童游戏本质后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由此可见,儿童有属于自身的深度;第三、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儿童文学为主体的。儿童文学虽然要顾及到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阅读的兴趣,但更需具有一种追求深度的艺术价值取向,以拓展儿童文学的审美天地。
但一直以来,由于大家普遍认为,儿童的认知、思维、视阈等决定了“深度”的追求与实践对于儿童而言只能是揠苗助长,对小学生的发展不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回避深度,由此就使得阅读过程总是“只关乎表层的词语和词语的表层,不见语言中的‘人’之存在”,“所谓的阅读只不过是一场没有指涉、反思、深度和意义的‘观看’,只是遗弃意象与情理后的物质表层的细摩”。由此,就使得小学语文在深度学习方面的思考、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仅只有少量呼吁必须重视开展深度学习的如《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许红兵2011年3月《语文教学通讯》)和提供一些相对泛化策略的如《让深度学习走入语文课堂》(李银芬、胡志红2013.09A《江苏教育研究》)《深度学习: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张静、贺坚2014.08《小学语文教学》)等,基本没有基于某一视角或内容展开研究的成系列成果。
不过,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相对欠缺的现象不同的是,初高中却有一些相应的研究,如常州市武进湖塘桥实验初中的“重构语文课程,促进深度学习”研究,上海市泗塘中学的“浅释、领悟、赏析、洞察、移情、自省”6步阅读教学研究,北京九十四中学“基于网络的语文深度学习研究”等,他们分别从课程重构、模式构建、基于网络等角度研究总结出了在初高中如何开展语文深度学习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就很有创新和实践意义。
2、本课题研究价值
本课题以语用学基本精神为指导,着眼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精选相应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相关的深度学习活动,尤其是注重组织针对不同的语言运用环境,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相关语言文字,并进而逐步习得、形成根据语境的需要规范、恰当、个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深度学习活动,对丰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形式(多形式的浅层学习活动与深度学习活动次第进行,互相补充)、提高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总结并提炼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指导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能力等)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研究目标
⑴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相关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策略,以引导本校乃至本地区语文老师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⑵通过研究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促使学生在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也有较大发展。
⑶通过研究和实践,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 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基于新课程标准,根据本课题的内涵,结合学校实际,本课题拟进行以下几方面内容的研究。
⑴对语用学基本观点和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正确把握语用学的基本精神,理清语用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特点、原则和重要价值。
⑵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目标内容研究。既然是深度学习,又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相应的目标就与一般的小学语文学习会有所不同,为此,本课题需重点研究并梳理相应内容的深度学习目标,并形成系列;同时,围绕相应的深度学习目标,还必须选择适切的内容开展学习。对此,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根据深度学习的目标,针对不同年段、不同文体的文本,选择教材中相应的适合内容,开展深度学习;二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以单元为单位,对相应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重组、增补;三是联系学生生活,根据确定的目标拓展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展深度学习。
⑶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方式方法研究。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和指导学生开展语文深度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语言运用中学习;在反思和追问中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研究其他的深度学习方式。
⑷语用学视野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这一块内容主要是跟第三块内容相配套进行。重点: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指导策略;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指导策略;在反思与追问中学习的指导策略。就本课题而言,在指导方面必须始终关注两点:一是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要切实丰厚品读途径和内涵,以体会到相应的表达之法,特别是要更多地关注学习内容相类语境的创设,以及这些相类语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在学习活动的实施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依托学习内容进行创意表达,以迁移习得实际的语用能力。
⑸基于语用学基本精神和深度学习的目标追求,改进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评价的研究。一是立足深度学习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侧重关注语用点的设计与选择、语境的创设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语用技能体验与习得的实效等;二是立足深度学习改进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观察评价。可侧重关注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否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积极的语言建构性、适度的感悟深刻性和深切的情感迁移性四个方面。具体可以分别设计相应的评价表进行。
◆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6、4—8月)。主要是采用调查研究、自主学习思考、文献研究、专家指导等方式,论证并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撰写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6、9—10月)。主要是采用全校老师自主申报的方式组建课题研究组;制订课题实施计划,确定分阶段研究任务及责任人;通过文献研究、专家指导、理论学习等方式,初步理清语用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意义,搜集整理省内外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全面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第三阶段:行动研究阶段(2016、11—2018、10)。主要是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自主探索、案例分析、专家指导、观摩研讨、经验总结等方式,分年段分内容开展研究,并分别形成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录像课例、教学案例、课题论文等成果。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8、11—2018、12)。主要是采用经验总结、专家指导等方式,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
 文
2016.12
张春方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评价表
评价表
2016.12
蒋青月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文
2017.06
张春方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论文选
 文
2017.10
陈明珠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案例选
 例
2017.10
张志清
最终成果(限3项)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18.12
张春方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论文选集》
 文
2018.12
陈明珠
《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案例选集》
 例
2018.12
张志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