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研究小结
--
发布时间:2017-05-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欢

 

今天我们召开了课题组第四次会议,聆听张校长再次深度讲解《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几位老师代表各自年级都对潘春霞老师的研讨课谈了自己的感受,针对这堂课我也肤浅地谈下自己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深度学习的一些感悟:

     我发现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还不够显露,教师在布置学习古诗的目的还不是特别的明确,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一组诗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在汇报环节可以告诉其他同学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如:怎样学古诗;讲这首诗的理解;诗人写诗的目的等等。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提供一些学习的的路径,资源。新课程课堂的基本特点是动态生成,说语文课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没有“动起来”并不符合实际。新课程实施以来,青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较好地体现了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但听课后常常让人感到课堂缺少一种让人回味无穷的东西。比如,以“串问”代替“串讲”,课堂上缺少独到深刻的体悟和发现,学生收益不大;再比如,课堂讨论十分热烈,但没有高人一筹的见解,致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层次上徘徊不前,等等。究其根源,就在于课堂缺乏问题探究的深度学习,导致课堂含金量不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