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得(潘春霞)
今天课题组进行了第二次课例研讨活动,是由我执教的《群文阅读 田园组诗》,课例主题是“在语言运用中学习”。
聆听了张校长的点评,我明确了这个主题要关注四个点:1、学习内容的选择;2、语言运用情景的合理创设;3、语言运用环节的精心设计;4、老师的巧妙点拨和指导。
1、我觉得自己选择的这个教学内容还是可以进行“深度学习”的。因为所选的学习内容必须比平时的语文学习难一些,不是学生看一下或简单地学习一下就能搞明白的,必须仔细阅读、或反复推敲,甚至借助工具书和资料才能读懂的。
2、本课提升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点是,一是利用工具书理解古诗诗意和主题的能力;二是能清晰汇报自己学习成果的能力;三是有效进行小组讨论的能力;四是古诗学习方法的方法与步骤。可惜我自己对这些能力提升点不清晰,因此,在相应的语境创设和环节设计上不是很到位。
3、本课在学习的节奏把握上不协调。总体采用先扶后放,即先学习一首诗提供范例,再让学生学着第一首诗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后两首诗,这种总体安排是可以的,但时间明显出现了偏差。正确的时间安排应该是第一首诗的学习花15分钟,后两首诗花25分钟。
4、可以增加预习的环节。因为要想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三首诗的学习难度有点大。为此,可以先准备一个预习单,让学生预习第一首诗。这个预习单中有学习古诗的步骤提示,也有古诗学习的方法提示。这样,一上课,老师就可以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揭示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同时提供学生相关的语言运用机会。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重新改过的教学设计简案:
“田园诗组”教学设计修改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并掌握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古诗阅读奠定基础。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感受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能说出诗人是抓住哪些景象来表达情感的,并体会诗的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同学们,当你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就能稚声稚气地背诵出几首古诗了;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来猜猜谜语,可与平时猜谜语有点不一样------看图猜古诗,感兴趣吗?出示《咏鹅》《春晓》《小池》《绝句》,生猜,并背诵古诗。背得真好,一幅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
(板书:田园诗组)
二、检测预习
1、了解田园诗
(1)先请学生回答(2)再出示资料,加深对“田园诗”的理解。
2、说说你是怎么学习这首古诗的。
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学习古诗用的一般方法(一读诗文、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意)
4、老师适时补充:还可以借助诗文中的景物想象画面,体悟作者的情感。
5、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要求:一读二找三想四悟
1、读好诗文;
2、勾画诗中描写的人物以及各自所做的事情;
3、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
4、悟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诵诗文
6、 汇报交流。请你选择下面一种汇报:
我会美美的读诗:
我找到了诗中的人物以及所做的事情:
我能描绘诗歌的画面:
我会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6、老师、学生点评,补充。
7、总结学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四时田园杂兴》的方法: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诵诗文
三、 小组合作,拓展品读
1.现在请你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夏 日 田 园 杂 兴(其二) 》《乡村四月》
2、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要求:一读二找三想四悟
读好诗文;
勾画诗中描写的人物以及各自所做的事情;
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
悟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诵诗文
3、 汇报交流。请你选择下面一种汇报:
我会美美的读诗:
我找到了诗中的人物以及所做的事情:
我能描绘诗歌的画面:
我会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4、展示交流汇报,师生点评、补充。
四、结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了三首田园诗,真不错!
课后,大家可以再找几首田园诗,几个小伙伴分工合作研究研究,可以做成小报或PPT向大家展示。
五、板书设计:
诗情画意
读诗文——找景物——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