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17-06-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钱彩华

 

21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下册)
课前思考:
这是一堂“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课。研究的主题是“如何运用‘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方式’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这首小诗并练习说话、写话。
为了有效开展这一研究,我特意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的1篇课文及课外阅读《荷叶圆圆》作为研究内容,其中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中叶》中的“为什么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板块和活动让学生学习,然后再让学生拓展学习《荷叶圆圆》的相关片断,在学生探索出为什么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后,再设计相应的想象写话环节,让学生进行实践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为什么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这个问题,我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板块完成教学: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先出示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进行复习认读。小朋友读得可真好,把热情的夏姐姐也唤来了,随机引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来感受一下夏天这位小姐姐的热情。同时一个大大的问号“你想变点儿什么”也悄然无声地渗入了小朋友的脑海中。
2品读诗歌,读中感悟。通过创设情境、想象场景引起学生和文本的心灵共鸣,并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以读促悟,入情入境,表达出学生内心的快乐感受。课堂中还创设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然后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想象添画、朗读表演等,这样有助于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
3、想象拓展,练习说写。设计了“夏天到了,我想变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4、指导写字:柄、伞。
5总结,布置作业。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由第一节开始,一步一步铺陈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读起来合情合理,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从整体出发,适时点拨,启发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采用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最后进行想象拓展,练习说写。我设计了“夏天到了,我想变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诗句所描述的生动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感情诵读的能力。
4、赏析关键词句,积累优美的语言,体现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5、适时随文说话写话,用学生的智慧去充实、丰富教材资源,致力实现教材的例子功能,让主题更鲜活,让课堂更丰满,让学生享受“鲜活的语文”。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生齐读),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还学习了生字词,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我们开火车来读词语:(出示词卡)
穿梭、眨眼、嬉戏、游戏、透明、清凌凌、一柄大伞2.入境
(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雷声、雨声、青蛙声、知了声……)
闭上小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谁来了?
夏天就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在小青蛙、小知了的呼唤声中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
——(引背第一段),“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什么?”
学生看见这些生字宝宝,在朗读这些生字时,马上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先通过语言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在其中。)
第二板块: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师:夏天是位有魔法的小姐姐,她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愿望,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第一小节)
2、思考:听了夏姐姐热情地提问,我想变点儿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2—5小节, 找一找:我想变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在白板上出示: 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图。)
师:我的愿望可真多呀!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呢?请把你想变的读给同桌听听。
3、学习2-4小节
雨滴和小鱼: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一阵雷雨过后,一滴透明的雨滴睡在了叶子上,多可爱呀!喜欢吗?读一读:透明的雨滴。
让我们都来当小雨滴好吗?我们都是小雨滴了!瞧,绿叶就是我们的摇篮了。风婆婆来了,她轻轻地摇着我们的摇篮,摇啊摇啊,我们打个哈欠,睡着了。(播放音乐)
师:小雨滴们,你们睡在绿叶上感觉怎么样呀?(指名说感受)
生:很自在、很舒服、很快乐。
师:那你能把这种舒服的感受读出来吗?
(指名读)如读得响的话:轻轻的,别把雨滴宝宝吵醒了。
评价:这雨滴像乖宝宝一样睡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啊!
谁还想来?(再指名读)评价:这颗雨滴睡的得多香啊!
师:让我们都来当雨滴,在这绿叶上美美地睡一会儿吧!(齐读)
(2)师:现在我们来到了小河边,,看到这样的小河,你们想说什么?
生:河里的水真清!真是清澈见底呀!
师: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也写出了小河水很清很清,把它找出来?(课件用笔画出“清凌凌”),谁来读好这个词。
师:这就是我们江南清清的小河呀!哪条小鱼想游进来?采访小鱼:你在这清凌凌的小河里想玩什么呀?(指名读,读出自己的快乐。)
谁还能加上自己的动作读一读?(适时评价)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小结:透明的雨滴睡在绿油油的叶子上,活泼的小鱼游动在清凌凌的小河里,多纯净的世界呀!再来感受一下这美好的景象吧。
齐读第二小节。
蝴蝶和蝈蝈:学习第三小节
(1)过渡:刚才,我们想象自己是雨滴和小鱼,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就这样学习第三小节,边读边想象。
(2)出示第三小节,自由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说:我好像看到小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听到蝈蝈在那唱歌。
(3)教师播放动画“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师:他的朗读声情不自禁地把我们带到了花园里。(播放,学生认真观看)
师语言描述:百花丛中,美丽的蝴蝶展开了轻快的翅膀在翩翩起舞,他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就叫什么呀?——穿梭,(齐读)。
它们多么自由自在啊!你想变成其中的一只蝴蝶吗?快把你的快乐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吧!
指名读。
(4)谁想变蝈蝈?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心里特别想歌唱呢?
(5)美丽的蝴蝶,可爱的蝈蝈,多么自由自在呀!(男女生分读文章第三小节)
星星和新月(学习第四小节)
(1)过渡:我越想越美,想变的东西越来越多,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想变——(引读),我想变——(引读)夏天这样美好,不管变成什么,我们都是这样快乐。 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变了,师生合作读2-4段,美美地读。
师:夏天是多么美好啊,“我”为什么真想变的是大大的荷叶呢?(点上问号?)
(设计思考:利用已有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采用“扶—半放—放”的方法,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自觉地接受语言训练,实现新知到旧知的迁移。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实践,从深层次来思考“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学习第五小节
让我们一起走近夏日那小小的荷塘边。出示图画。
荷叶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看图多说说(绿绿的,大大的,很美等),启发学生想象荷叶还像什么?多大多美的荷叶伞呀?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好“一柄大伞”、“静静地”)
小伙伴们多么喜欢这大伞一样的荷叶呀!看,小鱼来了?(引读——,),雨点来了?(引——)
夏天真热呀,有了这把荷叶伞,小鱼就不热了,他们开心地在清清的河水里玩耍,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多快乐呀!雨点来了,落在荷叶上,叮叮咚咚,好像在唱歌一样。谁能读出小鱼和雨点的快乐呢!(指名读)
荷叶还会给哪些小伙伴带来快乐呢?他们都藏在这长长的……里了,谁能把他们找出来。(指名说)
                来了,
在荷叶                 。
7、这么多的小伙伴来了,荷塘里真热闹呀!你们想不想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竖起小耳朵听仔细。(播放录音《荷叶圆圆》。)
荷叶成了小水珠的“摇篮”,成了小蜻蜓的“停机坪”,成了小青蛙的“歌台”,成了小鱼的凉伞,荷叶可以给这么多的小伙伴带来欢乐,怪不得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题)
8、自己读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想象,试着把它背出来。
哪位小朋友愿意先来露一手?还有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你就像是一位小诗人。)
引:这篇课文,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也是一幅优美的画,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读书声把这幅画描绘出来,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遍。
(设计思考: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和画面建立直接的联系……这个富有个性、自由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习得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而教师的传授性语言、启发性语言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浓厚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描绘出一个美的情景,让孩子在大量倾听优美词句中不自觉地积累语言,从而实现由读到背的飞跃。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得到飞跃,从文本表面走向文本深处,经历肤浅到深刻、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演绎、概括的过程。补充相关资料,提供交流的内容,以内容为本,探寻语言的形式,内外关联,实现主动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启示,促进学生内部语言文字组织能力的拔节。)
第三板块:想象拓展,练习说写
1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荷叶还会给哪些小伙伴带来快乐呢?他们都藏在这里了,谁能把他们找出来。(指名说)(追问:如小青蛙来了,他会怎样?唱歌:荷叶成了小青蛙的舞台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仿照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2、赶紧写一写。
夏天到了,
我想变        
                 
3、写好了自己读一读。
4、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5、小结:小朋友人人都能成为小诗人,老师要把每个小朋友写的诗贴在教室里。
6、这首小诗多美呀,想背出来吗?自己挑喜欢的一段背一背吧。你会背的地方,你就站起来背,不会背的还可以偷偷地看黑板,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老师背第一段,配上优美的音乐,别忘了加上自己的动作。
7、小朋友,大自然如此美妙,就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它,用双手去描绘它,老师更希望小朋友们能用行动去保护它!
(设计思考:“我”变这变那,最后“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这是全诗理解的难点,刻意挖掘过多的思想意义,是不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的。诗中说“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我设计了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小伙伴都来了,他们都藏在这长长的省略号里了,你能把他找出来吗?”学生通过想象,还会有哪些小伙伴,知道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青蛙的“舞台”,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鱼的“凉伞”……知道了荷叶可以给这么多的小伙伴带来快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样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歌的主旨,获得了高尚情操的陶冶。学生从书本走向课外,把自己平时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课堂学习中来,这本来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运用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第四板块:学习生字
师:夏姐姐要带我们走进书法屋学习生字:伞、柄
1、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交流后指名回答。
2、学习“伞”,让学生说说它的笔顺,并书空。
3、写这个“伞”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看帖总结:撇、捺要伸展。
4、师范写,生描红。
5、学习“柄”。看帖,写“柄”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两部分写得要紧凑,左窄右宽)
6、师范写,生描红。
7、生临写“伞、柄”各两个。
(设计思考:把教给识字的方法和完成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自然和谐;用顺口溜的方法引导学生记住生字,避免了生字教学的枯燥无味;抓住重点字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体现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第五板块:总结,布置作业
1、回家把这首好听的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回家再想一想,夏天来了,你自己想变成什么呢?(出示:夏天来了,我想变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秋天、冬天来了呢?你想变点儿什么?练习写一写。挑选你喜欢和能做好的作业做一做。
(设计思考:作业,遵循了分层教学的原则,因为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方式和兴趣选择题目,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到。第3题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进一步得到升华,从夏天拓展到春天、秋天、冬天,学生的思维再次飞跃。老师在这儿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写作作好铺垫。)
                                                 (钱彩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