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研究小结(王东)
--
发布时间:2017-06-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东

 

三月份,我主要学习了该课题的相关理论,以求尽快入门。关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虽然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是个应然和必然的命题,因为,第一,语文是肩负文化传承重任的母语教育,语文的学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层,必然要关注文本深度意义的阐释和语言表达的深入品味和习得;第二、小学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语文教学既要适应他们,更应提升他们。老子说过,成熟的有智慧的圣人的精神状态是与儿童一致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皮亚杰在探讨儿童游戏本质后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游戏相比,不过是儿戏。由此可见,儿童有属于自身的深度;第三、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儿童文学为主体的。儿童文学虽然要顾及到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阅读的兴趣,但更需具有一种追求深度的艺术价值取向,以拓展儿童文学的审美天地。
但一直以来,由于大家普遍认为,儿童的认知、思维、视阈等决定了深度的追求与实践对于儿童而言只能是揠苗助长,对小学生的发展不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回避深度,由此就使得阅读过程总是只关乎表层的词语和词语的表层,不见语言中的之存在所谓的阅读只不过是一场没有指涉、反思、深度和意义的观看,只是遗弃意象与情理后的物质表层的细摩。由此,就使得小学语文在深度学习方面的思考、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仅只有少量呼吁必须重视开展深度学习的如《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许红兵20113月《语文教学通讯》)和提供一些相对泛化策略的如《让深度学习走入语文课堂》(李银芬、胡志红2013.09A《江苏教育研究》)《深度学习: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张静、贺坚2014.08《小学语文教学》)等,基本没有基于某一视角或内容展开研究的成系列成果。
       
不过,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相对欠缺的现象不同的是,初高中却有一些相应的研究,如常州市武进湖塘桥实验初中的重构语文课程,促进深度学习研究,上海市泗塘中学的浅释、领悟、赏析、洞察、移情、自省”6步阅读教学研究,北京九十四中学基于网络的语文深度学习研究等,他们分别从课程重构、模式构建、基于网络等角度研究总结出了在初高中如何开展语文深度学习的相关做法和经验,就很有创新和实践意义。
通过学习深度学习相关理论,感觉该课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操作难度,但真正实施下去,学生和老师的收获都挺大的。边学习边摸索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