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研究心得(王东)
--
发布时间:2017-06-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东

 

本月,我围绕“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设计了一堂课题研究课。研究的主题是“如何运用‘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的方式’开展深度学习,品读用词的准确传神,领悟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练习写片段。”
为了有效开展这一研究,我特意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十册第六单元的《大江保卫战》为研究内容,为了达成研究目标,我将本课设计成四大板块进行教学。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其中,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我播放了影片《大江保卫战》的片段,和孩子一起回顾98年长江奔腾、肆虐的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抢险的场面,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的欲望。同时,在课上,运用媒体播放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人墙、战士们伤痕累累的手、肩,战士们解救一些受灾群众的图片,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惊,唤起内心的情感,也为下文学习点面结合写法写片段的语言运用埋下伏笔。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我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从而使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语言得到了感悟运用,思维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华。根据朗读、理解,进行说话练习,当学生的交流、说话不完善、不全面时,进行适时指导与点拨,让学生想象、感悟说话,以此开展深度学习。当让学生了解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时,我让学生比较第2与第4自然段。第2自然段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以突出大决战的惊心动魄与气壮山河,让我们看到了解放军官兵这个群体的英雄形象和精神面貌。第4自然段着重写四连连长黄晓文个人的行为表现,课文通过描写这个典型人物,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整个人民子弟兵团体铮铮铁汉的本色。这是以点带面的写法,写一个人,代表的却是一个整体。这样点面结合,既有整体的鸟瞰,又有个体的特写,全面具体地反映了事情的真相,生动地写出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完善或浮于表面时,适时点拨:如果只有点(或面)的描写,你感觉怎样?现在点面结合前后整体阅读、理解、体会,你又感觉如何?从而开展深度学习,领悟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前几个环节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然后模仿课文,领悟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练习写片段,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环节四、心灵飞跃——欣赏赞歌升华感情。教学结束时,教师让学生谈学完这一课记住了什么,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了问题,升华了感情,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的铺垫,学生的回答精彩无限,最后教师播放歌曲《为了谁》,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画面,学生满怀感动的欣赏歌曲,情不自禁地一起跟着唱,在动人心弦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洗礼,情感得到了升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