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
发布时间:2017-06-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董小红

 

张志公先生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说:“思品教育、人文教育是自然就有的,需要讨论的、真见语文功底的是语言文字训练。”这说明语言文字训练要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功底”进行指导。也就是,训练点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发现;训练时机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捕捉;训练过程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调控;学生读、说、写的正误,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判断。
1.运用词汇知识指导词语训练。如:仿说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词语归类……
2.运用语汇、语法、修辞知识进行综合训练。如:用词造句,仿说句式,句式变换……
3.运用篇章知识指导读写结合训练。如:仿说(写)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仿说(写)片段(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细节描写);仿说(写)典型段落(总分、并列、顺承、因果、转折等);仿习写作手法(总起分述、前后呼应、巧妙过渡、对比烘托、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托物言志等)……
 
【例1】“字”的训练
(一)于永正老师教学《翠鸟》片段
师:下面看于老师写课题。哎,这个“翠”字怎么写?提笔忘字,谁能提醒一下于老师?
生甲:“翠”字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乙: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请同学们看于老师写,并且抬起手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一个“提笔忘字”的巧妙设计,不着痕迹地提醒了学生正确书写“翠”字。]
 
(二)广西南宁民族师范附小黄鸿老师执教《詹天佑》的教学片断
片断一
(读句子:“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师:这里为什么用“坠入”深谷,而不用“掉下”或“滚下”呢?
师:(边写边解释)“阝”像一座悬崖峭壁,“人”不小心直直地从上而下掉了下去,掉到哪里呢?(学生:地上。)所以这个字得下面是个“土”。这个“坠”字形象地表现了一个“险”字。
[运用“析形索义法”析解“坠”字,生动而形象。]
 
片断二
师:这项伟大的工程终于在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下,提前两年竣工了。“竣工”是什么意思?
生:竣工就是完工,工程结束的意思。
师:那么竣工的“竣”字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字很相近呢?
生:嵩山峻岭的“峻”,骏马的“骏”,俊俏的“俊”。
师:区别“峻、竣、骏、俊”,为什么偏旁不同?
生:“峻”是描写山的,所以用“山”字作偏旁:“骏”……“俊” ……(方法一样)
师:那么“竣工”的“竣”为什么是“立”字作偏旁呢?
生:因为建筑物完工了,就矗立起来了,所以“竣工”的“峻”用“立”字旁。
[析形索义,形象理解]
 
【例2】运用词汇知识指导词语训练(课堂生成的训练)
一位教师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熔化”?教师利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了三个读音为rónɡhuà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有“化开”的意思,但化开的条件不同,分别是在液体中化开,受热化开,在火中化开。学生又问:“溶”和“熔”有“氵”和“火”字旁,表示与水、火有关,“融”字哪部分表示与“热”有关呢?教师告诉学生:“融”是形声字,“鬲”是形旁,“虫”是声旁,表示近似读音。“鬲”是新古代煮食物的器具,有三个粗大的腿,便于受热,因此以“鬲”为形旁的“融”字具有“热”和“温暖”的意思,其他包含“融”字得词语,如融和、融汇、消融、融洽、其乐融融等都与温暖有些关系。
[这样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参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