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研究心得(陈文瑶)
--
发布时间:2017-04-25   点击:   来源:   作者:陈文瑶

 

本月,我继续学习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主要是在自由的语文教学这一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究。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自由的语文教学,指的是教师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与课堂时空,使儿童的身体与心理都处于自主、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状态。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给儿童自由阅读、思维和创造以充足的时间。只有自由的学习,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发展学生的心智。
一位教师教学《詹天佑》时问学生:“如果我们现在要给詹天佑塑铜像,你觉得在詹天佑周围应该布置哪些有意义、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物品?请你为詹天佑塑一铜像。”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没有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思维空前活跃。有学生觉得在詹天佑周围画“人”字形线路,因为这是他最伟大的设计;有学生说画“一把水壶”,以说明他与工人一样艰辛;也有学生说应该根据他爱国的特点来设计,等等。这堂课迸发出学生自由创造的活力。
有些语文课堂将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大量充斥;有时则把问题进行切割,拖着学生在“碎石”组成的问题“跑道”上行走,肢解文本;有的教师经常会在学生回答后附带“是这样吗”“对吗”等暗示性话语,如此“弦外之音”导致后面发表意见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迎合、应和。学生的自由思想与自由精神被剥夺,也就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因此,自由的语文拒绝“满堂灌”,也拒绝“满堂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