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其它2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词,拿起笔,准备听写。
|
你默对了吗?尤其是这几个字,
2、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你能把这几句诗读好吗?
|
3、 这首诗中最有名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子变红色)其中的“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
板块二:精读第四段
1、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他为什么又埋怨起月亮来呢?轻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
1、 中秋之夜,月圆人不圆,苏轼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眼睁睁地望着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听老师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老师突出了哪些词语。
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自由读一读这句话。
2、 师:苏轼埋怨月亮,看似没有道理,其实正是因为在苏轼眼里,月亮也应该是有感情的,应该同情他们手足分离啊!
板块三:精读课文5-6段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第五、六自然段。同座之间再说一说。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
2、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各自读一读,画一画]
3、苏轼想到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悲欢离合,只要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分离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想,诗人不仅安慰了自己,还向天下所有人发出了美好的祝愿。将这几句诗的意思轻声地读一读,能背诵出来就更好了。
|
[现场教师组织四人小组背诵]
3、 学到这儿,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吗?
[现场教师组织交流]
板块四:欣赏全诗
1、 想到这儿,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了一首词:水调歌头。你们
想知道整首词的内容吗?古代的许多词可以用来演唱,下面就让我们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