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研究课教案(许永伟)
--
发布时间:2017-10-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永伟

 《但愿人长久》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其它2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词,拿起笔,准备听写。

观赏 品尝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

 

 你默对了吗?尤其是这几个字,老师对一对。

2、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你能把这几句诗读好吗?

出示:   ………
         
 人有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 这首诗中最有名的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子变红色)其中的“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

板块二:精读第四段

1、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他为什么又埋怨起月亮来呢?轻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课文插图      在插图上出示:埋怨

 

 

 1、  中秋之夜,月圆人不圆,苏轼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眼睁睁地望着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听老师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老师突出了哪些词语。

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自由读一读这句话。

2、  师:苏轼埋怨月亮,看似没有道理,其实正是因为在苏轼眼里,月亮也应该是有感情的,应该同情他们手足分离啊!

板块三:精读课文5-6
1
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第五、六自然段。同座之间再说一说。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出示:   ………
         
 人有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这五行词的意思现在知道了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用横线把诗句的意思划下来。

[现场教师组织学生各自读一读,画一画]

3苏轼想到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也有悲欢离合,只要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分离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想,诗人不仅安慰了自己,还向天下所有人发出了美好的祝愿。将这几句诗的意思轻声地读一读,能背诵出来就更好了。

出示: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有十全十美呢?(人有欢离合,月有阴晴圆,此事古难全。)
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现场教师组织四人小组背诵]

3、 学到这儿,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吗?

[现场教师组织交流]

板块四:欣赏全诗

1、  想到这儿,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了一首词:水调歌头。你们

想知道整首词的内容吗?古代的许多词可以用来演唱,下面就让我们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吧!

出示:《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配乐《但愿人长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