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理论学习2
--
发布时间:2017-10-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琴

批判式学习


       所谓批判式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审视的眼光,对学习文本做出自己富有独特见解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理解与认识。它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理。就像柏拉图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例如教学古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对于“遥招手”的理解,大多数老师和参考书上都理解为小朋友远远地招手让问路人靠近前来,悄悄地告诉他走路的方向。我认为这样的理解与诗意是南辕北辙,在教学中就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批判式思维。


       我启发学生:谁上来演一演,“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场景。

       两个学生大方地走上台前,一人演路人:“喂,小朋友,请问?往杏花村怎么走?”一人演小儿,坐在湖边专心垂钓,听到有人问路,连忙招手示意路人走近前来,悄悄地告诉他如何走向杏花村。

       学生表演结束,我问学生好玩吗?学生回答不好玩。为什么不好玩呢——请大家思考:“怕得鱼惊不应人”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生怕说话声惊动了鱼儿,所以没有答应问路人。”

       我再启发、追问:“既然没有答应问路人,那‘遥招手’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恍然大悟:“是远远地摆手,不让问路人靠近,生怕惊动了水下的鱼儿。”

       然后我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演垂钓的学生一听到有人问路,连忙摆手,那着急的神态引来教室里一阵哄笑。两人演罢,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

       我问学生:“好玩吗?”小朋友异口同声:“好玩,好玩。”

       我顺势总结:我们读书不要迷信传统思维,惯性思维,以为“招手”就是招来的意思。我们要把词语放入特定的情景去理解,去思考,读出自己的理解。这就是独立思考,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