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二
--
发布时间:2017-10-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兰芳

 

理论学习二
学习内容: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要想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习得方法,就必须借助相关的资料。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老师们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在一个教学环节中问:“谁在课下搜集资料了,和大家交流一下?”搜集资料的同学拿着家长给打印好的资料磕磕巴巴地从头念起……耽误时间不说,也影响着课堂效率。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资料,真正培养学生在运用资料方面的能力呢?我主张教学中不要只注重资料的搜集还要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筛选与整理。
学习心得:(1)想象练笔,开拓思路  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一课时,我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处“鸟儿睁大眼睛,等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让孩子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重友情,守诺言的小鸟,透过这深情地‘看’,你在想什么呢?”在孩子充分补白角色心理的基础上,让孩子再跳出文本写一写自己的心里话:“我想对××说”。这时,孩子的语言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我想对大树说,大树呀!我的好朋友,我回来找你了,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还记得我们去年的约定吗?我来给你唱歌了,我给你唱的歌你听到了吗?大树,我要走了,再见了,我的好朋友!”“我想对鸟儿说,鸟儿,你是一只重友情的小鸟,我相信你的歌大树一定听到了,我相信来生大树一定还会和你做朋友!”这是孩子真实情感的表达。但是四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存在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等现象,因此我在讲评学生的片段时就利用实物投影,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文章进行了当堂批改,用以逐步纠正孩子的错误。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我结合说明文的特点,在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地球上可再生资源由于人们的随意毁坏而变得不可再生的现状”时,不是仅仅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而是在这里设置随文练笔点,课堂上,学生通过这一“随文练笔”的学习卡,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经历了对所搜集资料的筛选过程,经历了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运用过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江苏省常州武进湟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19-83348221┋ 传真:0519-83341021
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9923号 技术支持: 常州万兆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99号